[发明专利]胶带切割机构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37506.8 | 申请日: | 2017-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6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能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 地址: | 311811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带 切割 机构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带切割机构及其方法,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胶带切割机构包括上刀片和下刀片,上刀片和下刀片的开刃部均呈锯齿状,且两片刀片的锯齿分别位于切割机构中待切割胶带所处位置的两侧;上刀片和/或下刀片上设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片刀片产生对向运动并分别从相反方向刺穿胶带;上刀片和下刀片的锯齿部位的运动行程在待切割胶带所处位置处具有一定的重叠,且在该重叠行程中,两片刀片的非开刃面之间贴近但保持一定间距。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能防止刀片磨损,也可以很好的适应各种大粘性的布基胶带,在切割过程中即使有不可避免的粘胶情况,也不会影响胶带的切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带切割机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胶带包扎、缠绕是线束生产中较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其工作效率和品质也直接影响着线束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在线束包扎、缠绕胶带过程中需要有胶带切断环节,如用于手动包扎胶带的胶带切割器、用于线束焊点点缠胶带的点包机等都存在胶带切割机构。在现有技术中,胶带的切割主要是靠两片平刃刀片的双刃相对交错运动,利用刃部剪切作用将胶带切断,通俗理解为用剪刀原理将胶带剪断。由于剪切时双刃必须要贴紧,在剪切过程中势必会造成刃部磨损。而且胶带一面是具有粘性的,在剪切过程中,胶带上的黏胶很容易粘在刃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要有少量的黏胶粘在刃部就会影响胶带的切割效果,造成胶带切不断。虽然可以用增大刀片的贴紧力的方式来改善粘胶对切割效果的影响,但这样会大大增加刀刃的磨耗,严重影响刀片的使用寿命。现有胶带切割方式对胶带的适应性也不是很理想。目前线束包扎、缠绕用胶带一般有PVC基材、纤维布基材、绒毛布基材等类型的胶带,各种胶带的粘性也有很大的差别。
现有技术中,大量采用的是平刃剪刀原理来切割胶带。但是该方式会带来如下问题:1.不可避免的粘胶给切割胶带带来的切不断问题;2.刀片刃部磨损带来的刀片寿命和切割困难问题;3.对切割的胶带种类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创新型胶带切割机构,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粘胶导致胶带切不断、刀刃磨损导致切割困难和刀片寿命不理想、对各种类型的胶带切割效果不一致的问题。因此,现有切割方式往往对PVC基材胶带、粘性小的胶带会有较好的切割效果,但是对布基胶带和粘性大的胶带的切割会比较不理想。由此带来的胶带切割问题严重影响着整个线束包胶工序的效率,也增加了线束生产厂家的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有必要开发一种切割效果更好的胶带切割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粘胶导致胶带切不断、刀刃磨损导致切割困难和刀片寿命不理想、对各种类型的胶带切割效果不一致等技术问题,并提供了一种能适应各种黏性、材质胶带的切割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胶带切割机构包括上刀片和下刀片,上刀片和下刀片的开刃部均呈锯齿状,且两片刀片的锯齿分别位于切割机构中待切割胶带所处位置的两侧;上刀片和/或下刀片上设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片刀片产生对向运动并分别从相反方向刺穿胶带;上刀片和下刀片的锯齿部位的运动行程在待切割胶带所处位置处具有一定的重叠,且在该重叠行程中,两片刀片的非开刃面之间贴近但保持一定间距。
本发明中,上刀片和下刀片仅仅用于区分其名称,并非对刀片的布置位置或形式进行限定。当两片刀片垂直安装并运动时,一片刀片在上,另一片刀片在下。但是当两片刀片水平安装并运动时,两片刀片并非上下关系而是水平上的左右关系。本发明中,刀片本体上存在两个面,分别为开刃面和非开刃面,其中刀片非开刃面是指刀片与刃部齿槽所在面形成尖角的一侧表面(如图3中的标记10所指的面),开刃面是指刀片与刃部齿槽所在面形成钝角的一侧表面(如图3中的标记9所指的面)。两片刀片的运动重叠行程长度、非开刃面之间间距的具体取值需要根据试验进行确定,其基本原则是保证胶带被顺利切断,具体的优选参数可见本发明后续的优选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诸暨中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7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频射频接收前端电路
- 下一篇:射频通信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