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控制节点优化部署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7031.2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梁云;黄莉;郭经红;缪巍巍;黄凤;王瑶;郭云飞;曹晶;蔡昊;丁士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12 | 分类号: | H04L41/12;H04L43/0811;H04L43/0852;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电源 集群 控制 节点 优化 部署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控制节点优化部署方法:设定分布式电源集群网络中的探测节点,确定网络坐标系;根据探测节点网络坐标计算分布式电源节点的坐标值;根据分布式电源节点的坐标值,确定分布式电源集群网络的质心;根据网络质心确定控制节点部署位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网络坐标量化分析分布式电源各节点之间的网络距离,消除地理距离和网络距离不一致的影响,从而能优化控制器的部署位置,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优化运行;网络坐标通过探测数据获得,能够适应分布式电源的灵活并网,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分布式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控制节点优化部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绿色环保、高效灵活的分布式电源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也包括各类储能系统(化学电池、飞轮、熔融盐储热等),有利于节能减排,并能适应分散电力需求和资源分布,与大电网互为备用还可使供电可靠性得以改善。
但是,单独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由于其自身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点给电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电网的潮流、故障机理特性等更加复杂,对分布式电源的控制必须以高效的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
在分布式电源的优化控制、优化部署中,除了电源位置、容量、稳定性等因素,还必须对通信网络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优化运行。对于分布式电源,其通信接入不仅基于PLC,还可能采用光纤、专用无线、无线公网等多种技术手段。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控制节点优化部署方法及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控制节点优化部署方法及装置,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需求,通过网络坐标量化分析各节点之间的网络距离,进而对分布式电源控制器的部署进行优化分析。
一种分布式电源集群控制节点优化部署方法:
I、设定分布式电源集群网络中的探测节点,确定网络坐标系;
II、根据探测节点网络坐标计算分布式电源节点的坐标值;
III、根据分布式电源节点的坐标值,确定分布式电源集群网络的质心;
IV、根据网络质心确定控制节点部署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包括:将随机指定的分布式电源节点设定为探测节点,所述探测节点包括电源监测节点和控制节点;并将所述控制节点设为网络坐标基准点,确定网络坐标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I包括:根据所述探测节点与所述分布式电源集群网络中的各分布式电源节点的网络连接状态,计算各电源节点在所述网络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优选的,所述计算方法包括:
所述探测节点在与所述分布式电源集群网络中的每个分布式电源节点进行网络探测,接收各分布式电源节点返回的网络探测信息,并根据所述网络探测信息中包含的网络连通状态和网络时延信息,计算所述电源节点在所述网络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II包括:
III-1、设定网络节点个数为n,规定网络坐标维数为d,其中n≥d;
III-2、设系统所有n个节点两两之间的距离组成的n*n的端到端距离矩阵为D,D矩阵中的元素D(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网络距离,满足D(i,j)≥0,节点i的网络坐标NCi如下式所示:
III-3、分布式电源集群网络的质心坐标如下式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7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