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啶氮掺杂的氢取代共轭碳材料在氧还原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36502.8 申请日: 2017-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7093747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5
发明(设计)人: 黄长水;吕青;司文燕;何建江;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M4/90 分类号: H01M4/9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10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吡啶 掺杂 取代 共轭 材料 还原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电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氮掺杂氢取代共轭碳材料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新型能源装置的需求极为迫切。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中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反应,即氧还原反应。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需要有效的催化剂提高其反应速度。传统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为贵金属铂,然而铂的储量有限、价格昂贵,限制了相关新能源装置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氮取代的碳材料中,通过氮的掺杂改变与之相连碳原子的电子结构及电子自旋密度,使得这种氮取代的碳材料也具有较好的氧还原催化性能,有潜力取代贵金属铂(Chem. Rev. 2015,115 (11), 4823-4892;Energy Environ. Sci. 2011,4 (9), 3167-3192)。在这种氮取代的碳材料中,氮原子主要以吡啶型、吡咯型和石墨型存在。最近的文献报导指出,在氮掺杂的碳材料中,吡啶型氮可以制造氧还原反应活性位点,是有效的掺杂形式(Science 2016,351 (6271), 361-365)。而在传统的石墨型碳材料中,绝大部分乃至全部的吡啶型氮来源于氮原子取代苯环上与氢相连的碳原子,即石墨型碳材料边缘或者缺陷位置。显然这些位置相对整个材料来说非常少,这便导致吡啶型氮的含量少,不能够获得足够高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专利所选用的氢取代共轭碳材料中,苯环的碳原子分别连接炔键和氢原子,这样既保证了材料的共轭型,有利于电子传输,又使得足够多(50%)的碳原子与氢相连,有利于被取代,获得吡啶型氮,从而使得这种氮掺杂的氢取代共轭碳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更容易掺杂吡啶氮的具有共轭结构的二维碳材料,这种氮掺杂的氢取代共轭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氮原子主要以吡啶型氮存在,作为电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所述的新型碳二维材料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是将一种新型氢取代共轭碳材料进行氮掺杂,作为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材料使用。

所述的作为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材料使用,可以用作燃料电池阴极电极材料或金属-空气电池正极材料。

所述的氢取代共轭碳材料,其晶体结构是二维的,通过层间作用力组装成为三维自支撑结构,具体的制备路线如下,此制备路线以间位氢取代的氢取代共轭碳材料为例,但不局限于此结构:

氮的掺杂方式主要以吡啶型氮为主,其结构式如下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在铜片表面形成的氢取代共轭碳材料进行氮掺杂,得到以吡啶型氮为主的氮掺杂碳材料,作为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材料使用,获得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包括超高的催化活性,杰出的稳定性和较好的抗甲醇中毒能力。这种新型氮掺杂氢取代共轭碳材料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电极材料,可以用作燃料电池阴极以及金属-空气电池正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氮掺杂间位氢取代共轭碳材料的N区XPS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氮掺杂氢取代共轭碳材料的线性扫描性能曲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氮掺杂间位氢取代共轭碳材料的稳定性曲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氮掺杂间位氢取代共轭碳材料的抗甲醇中毒能力测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用于氧还原反应使用的氢取代共轭碳材料是通过两步合成的,首先是按照文献提供的方法由三溴苯(化合物1)和三甲基硅炔制得化合物2: Diercks, Rainer; Armstrong, James C; Boese, Roland; Vollhardt, K Peter C, Angew Chem. Int. Ed. Engl., 1986, 25, 268.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随后,再合成最终产物,具体步骤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6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