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以太网电路的光网络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6062.6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速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7 | 分类号: | H04B10/27;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以太网 电路 网络 单元 | ||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一种智能光网络单元,申请号为201510346115.0(申请日2015年06月19日)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网络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内置以太网电路的光网络单元。
背景技术
传统智能化系统各模块功能单一,系统效率低下,依靠协议转换器实现各前端模块的数字化、IP化,前端信息不做处理,再通过光纤收发器、交换机、ONU等以太网传输设备传到后台。传统现有的典型智能化系统包括前端各类传感器、模数转换模块、以太网协转、交换机、光纤收发器、核心交换机、路由器和服务器。
现有的传统智能化系统实现DI/DO,串口等端口的接入,需要通过各类协议转换器转换成以太网接口,再通过光纤收发器、交换机、ONU等以太网传输设备传到后台。
现有的系统设备组网具有结构复杂、线路布设困难、容易干扰、设备成本高、施工成本高、功耗大、不易维护、低环保、电磁污染大、传输效率低等缺点。出现故障后,维护麻烦,比如:数字量设备上采集不到数据时,搞不清是中间设备出现了问题,还是前端设备的问题。需要逐步排查所能找到问题点,这样费时费力,也在使用上带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以太网电路的光网络单元,将智能化技术、以太网技术与PON技术结合,将智能网关嵌入光网络单元,实现多种前端设备一体化接入。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置以太网电路的光网络单元,与OLT相连接,包括光网络单元、智能控制单元、以太网通信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和为上述单元供电的电源电路,所述光网络单元通过所述智能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输入/输出单元的数据通信;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LM3S6911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
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包括RS485接口电路、数字量输入DI接口电路和数字量输出DO接口电路,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与所述RS485接口电路双向数据通信,所述智能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数字量输入DI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数字量输出DO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与所述以太网通信单元双向通信,且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内置以太网PHY芯片与RJ45接口电路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光网络单元包括光收发器、光输出控制部和信号交换输入控制部,所述光收发器与所述OLT之间进行光信号收发,所述光输出控制部通过发光的检测确定对所述光收发器的光关闭,所述信号交换输入控制部通过将所述智能控制单元采集的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光网络单元为SD5103RB1光处理器,所述SD5103RB1光处理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与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双向通信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RS485接口电路通过通信接口芯片65lbc184与LM3S6911微处理器串口链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数字量输入DI接口电路通过OPTO-ISOLATORS芯片与LM3S6911微处理器的IO引脚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数字量输出DO接口电路通过RELAY芯片与LM3S6911微处理器的IO引脚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数字量输出DO接口电路包括电阻R38、NPN型三极管Q1、二极管D1、第一RELAY芯片和压敏电阻RV1。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置以太网电路的光网络单元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传统的装置通过路由器、核心交换机、光纤收发器、接入交换机、以太网协议和数模转换模块集成组网,而本发明的一种内置以太网电路的光网络单元,将智能化技术、以太网技术与PON技术结合,将智能网关嵌入光网络单元,只需与OLT通信,替换传统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功耗小、方便维护。
2、本发明的一种内置以太网电路的光网络单元内置多种输入/输出接口单元,与前端传感器通信连接,传输高效、且抗干扰能力强。
3、本发明的一种内置以太网电路的光网络单元,将智能化技术、以太网技术与PON技术结合,将智能网关嵌入光网络单元,通过智能控制单元与以太网通信单元双向通信,且智能控制单元内置以太网PHY芯片与RJ45接口电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速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速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6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银纺织面料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