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菖蒲的储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5961.4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6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成;韩峰;刘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双艳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菖蒲 储存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菖蒲的储存方法,属于中药药材加工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储存方法通过控制保藏室的温度、湿度,可以有效地减缓石菖蒲药材中的挥发油的挥发,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材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石菖蒲的储存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开始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药品、保健品的需求也增加,而且尤其是对药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石菖蒲在应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中国药典》2015版对石菖蒲的挥发油含量明确规定不得少于1.0%(ml/g);低于该含量为不合格产品;会影响使用石菖蒲生产的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目前,药企生产过程中,都会大量采购药材原材料进行储存,然而储存时间越久,挥发油会逐渐挥发,影响石菖蒲的品质。
目前,还很少有有效的石菖蒲储存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菖蒲的储存方法,该储存方法可以很好的保留药材的药性,便于生产高品质的药品。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减缓石菖蒲中挥发油挥发的储存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菖蒲的储存方法,其包括将石菖蒲在温度为20-27℃,相对湿度为50%-70%的条件下储存于保藏室。
一种用于减缓石菖蒲中挥发油挥发的储存方法,其包括:将石菖蒲分装于多个透气袋后,在温度为20-27℃,相对湿度为50%-70%的条件下储存于保藏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储存方法通过控制保藏室的温度、湿度,可以有效地减缓石菖蒲药材中的挥发油的挥发,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验例1提供的挥发油测定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石菖蒲的储存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又称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有时为挺水生长)。花果期2-6月。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等国。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生长习性:喜阴湿环境,在郁密度较大的树下也能生长;但不耐阳光暴晒,否则叶片会变黄。不耐干旱。稍耐寒,在长江流域可露地生长。常见于海拔20-2600米的密林下,生长于溪旁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5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腐生肌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补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