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珠丝杠式电磁悬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5252.6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8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秋;王兴野;孙宜权;黄大山;彭虎;姚军;张建;彭志召;李欣;魏子剑;赵明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B60G13/1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张宇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丝杠式 电磁 悬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滚珠丝杠式电磁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悬架是指将车体与车轮连接起来的所有零部件的总称,主要用来缓和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不平度激励对车体的振动和冲击,良好的悬架对于提高车辆的减振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改善了车上人员和车载设备的工作环境,降低了驾驶员和乘员的疲劳程度,提高了车载设备的使用寿命;二是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使车辆拥有更好的车轮接地性,减小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俯仰和侧倾运动;三是提高了车辆的越野机动性,使车辆能够在恶劣的路面条件下仍能有较高的越野速度;四是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通过减小车辆振动以热能形式的耗散量,增加馈能装置的能量回收率,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提高其经济性。
电磁悬架采用永磁式直流电机或旋转电机作为悬架系统的执行机构,电机用于驱动减振缸体中的丝杠转动,其不仅能够作为电磁作动器(亦称电动机)主动出力,对悬架系统进行主动控制,还可以作为电磁阻尼器(亦称发电机),对振动能量进行回收,它具有无泄漏、不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响应速度快、可控性好等优点。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磁悬架,其电机与悬架中的减振缸体同轴设置,即电机与悬架中的丝杠串联,这势必增加了悬架的长度,由于悬架过长,安装时不得不把电机置于车身翼子板上方,造成了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了提供了一种滚珠丝杠式电磁悬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滚珠丝杠式电磁悬架装置,包括:
安装座,其上设置有与汽车的车体连接的第一安装部;
减振缸体,其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二缸体的上端自所述第一缸体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第一缸体中,并能够沿所述第一缸体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上分别设置有上止挡环和下止挡环,所述第二缸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
减振弹簧,其套设在所述第一缸体上并位于所述上止挡环和所述下止挡环之间;
螺母套,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缸体的上端;
丝杠,其自所述第一缸体的上端伸入,并穿设所述螺母套,所述丝杠与所述螺母套形成螺旋传动;
电机,其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其中:
所述电机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平行设置,且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杠均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下侧。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丝杠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母套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第二缸体中,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缸体的轴向移动,所述螺母套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缸体的上端面相对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第二缸体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碟片弹簧,多个所述碟片弹簧周向均匀布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缸体的下端有下减震垫,所述第一缸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减震垫,以当所述第二缸体的上端运动至所述第一缸体的上端时,所述第一缸体通过所述上减震垫与所述第二缸体形成缓冲,所述第二缸体的上端运动至所述第一缸体的下端,所述第一缸体通过下减震垫与所述第二缸体形成缓冲。
优选地,所述丝杠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套管,所述套管的轴线与所述减振缸体的轴向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滚珠丝杠式电磁悬架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电机与减振缸体采用并联的安装方式,而现有技术中的滚珠丝杠式电磁悬架装置中电机与减振缸体以轴向对接的串联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滚珠丝杠式电磁悬架装置,本发明的滚珠丝杠式电磁悬架装置在长度上较小,从而解决了因长度较大而将电机装设于车身翼子板上方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机隐藏于翼子板的下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滚珠丝杠式电磁悬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安装座;20-第一缸体;30-第二缸体;40-丝杠;50-电机;60-螺母套;70-减振弹簧;80-第一同步带轮;90-第二同步带轮;100-同步带;110-上减震垫;120-下减震垫;130-第一安装部;140-第二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5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电机的电枢绕组
- 下一篇:一种IGBT死区时间的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