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爬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5244.1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岩;蔡文文;熊杰;曹龙;张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4 | 分类号: | F16H61/04;B60W10/113;B60W3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爬行 离合器扭矩 湿式双离合器 速度控制阶段 自动变速器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发动机转速变化 有效防止发动机 闭环反馈控制 闭环控制过程 控制离合器 离合器转速 换挡手柄 控制系统 爬行过程 实时检测 松开状态 油门踏板 制动踏板 前进档 熄火 倒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爬行控制方法,其包括:S10、在换挡手柄置于前进档或倒挡,且制动踏板与油门踏板皆处于松开状态时,控制系统判断车辆处于爬行阶段;S20、当车辆进入爬行阶段时,若当前离合器扭矩高于设定值,则直接进入爬行速度控制阶段;若离合器扭矩低于设定值,则控制离合器扭矩按照设定的速率上升至离合器扭矩设定值,进入爬行速度控制阶段。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爬行过程中,通过对离合器转速的闭环反馈控制,能够实现快速平稳的爬行,在闭环控制过程中,实时检测发动机转速变化率,做到预先规避风险,有效防止发动机熄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爬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爬行起步功能,是指油门开度为零时,实现车辆的爬行起步方式。爬行起步过程中,通过控制离合器来实现对车速的控制,若控制方法不当,会导致爬行响应迟滞,顺畅性差,甚至引起发动机熄火。
公开号为CN103256383A的专利提出了一种自动变速器爬行控制方法,该方法是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根据离合器输入扭矩的大小实时调节发动机怠速扭矩,通过提升发动机怠速扭矩,来避免发动机熄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爬行控制方法,通过该方法实现车辆快速平稳的爬行,有效的避免了爬行过程中发动机熄火。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爬行控制方法,其包括:
S10、在换挡手柄置于前进档或倒挡,且制动踏板与油门踏板皆处于松开状态时,控制系统判断车辆处于爬行阶段;
S20、当车辆进入爬行阶段时,若当前离合器扭矩高于设定值,则直接进入爬行速度控制阶段;若离合器扭矩低于设定值,则控制离合器扭矩按照设定的速率上升至离合器扭矩设定值,进入爬行速度控制阶段。
可选的,在所述爬行速度控制阶段中,在设定的时间内,将离合器目标转速由当前转速按照事先设定的曲线规律变化,直至达到最终的目标转速;在离合器目标转速由当前转速达到最终的目标转速的过程中,将离合器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进行偏差比较,通过PI控制来调节离合器扭矩,实现离合器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结合。
可选的,在所述离合器目标转速由当前转速达到最终的目标转速的过程中,当发动机转速跌落至设定值,且发动机转速变化率小于设定值时,离合器目标转速与离合器扭矩将暂时停止增大,直到发动机转速变化率恢复至设定值以上时,离合器扭矩再恢复增大。
可选的,其中,在步骤S20中,所述离合器扭矩其中,e(t)为离合器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偏差。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爬行过程中,通过对离合器转速的闭环反馈控制,能够实现快速平稳的爬行,在闭环控制过程中,实时检测发动机转速变化率,做到预先规避风险,有效防止发动机熄火。
附图说明
图1为爬行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2为发动机防熄火控制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爬行控制方法,其包括:
S10、在换挡手柄置于前进档或倒挡,且制动踏板与油门踏板皆处于松开状态时,控制系统判断车辆处于爬行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5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