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光膜和遮光胶的一体模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4843.1 | 申请日: | 201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橸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D7/27;B65B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光 遮光 一体 工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光膜和遮光胶的一体模切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屏幕的背光源模组中的增光膜和遮光胶的一体模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背光源模组的贴合组装,是通过某种对位贴合机器或人工将已模切成型的材料依次一层层地对贴。但随着现今电子产品对屏幕的遮光胶要求越做越窄,这使得遮光胶的贴合工艺愈加困难,因为边框细窄会导致在用机器或人工将其转贴到其相邻层——增光膜上时,容易使边框变形或贴合移位,从而影响遮光效果。并且,对于窄边框,边框宽度的偏差更加明显,从而对其模切公差要求更加严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遮光胶贴合不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该工艺是将遮光胶和增光膜贴合后再一体模切成型,这不仅避免了遮光胶转贴时的变形或移位,并且两层材料一起模切可以达到更高的模切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可调角度的片材转贴机构将已按特定角度模切了外框的增光膜转贴到粘性保护膜上,使得转贴在保护膜上的增光膜是摆正的,即上、下或左、右两条边平行于保护膜的运动方向,通过电眼(即工业相机,下同)追标,将遮光胶切去内框并与增光膜居中对贴,再通过电眼追标将遮光胶与增光膜的外框一体模切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遮光胶与增光膜贴合得更好,而且提高了模切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将一台可调角度的片材转贴机构安装在圆刀模切机中特定位置独立控制(安装在第一次模切增光膜外框的工序之后),可视情况调整其转贴角度及速度来配合圆刀模切机和材料的运行。增光膜和遮光胶一体模切的工艺流程如下:
1.利用圆刀按照要求的角度将增光膜的外框模切并排废,并预留该外框四周尺寸比实际要求的大一定尺寸(增光膜是一种角度滤光膜片,即只选择性地透过特定方向的偏振光,所以生产厂家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按特定角度模切;这里模切外框比实际要求的大是为给最终的外框成型预留了模切空间);
2.通过可调角度的片材转贴机构将增光膜摆正转贴在粘性保护膜上(注:若直接按模切的角度转贴,则后面的遮光胶也需按照同样的角度模切,那么产生的废料将会比摆正模切产生的废料多);
3.将一个电眼安装在遮光胶内框模切的工序前,通过电眼追标,利用圆刀将遮光胶切去内框并排废,再与切了外框的增光膜居中对贴(当电眼监测到增光膜模切外框并排废后两片增光膜之间的缝,即表示将有一片增光膜通过,这时负责模切遮光胶内框的圆刀自动调整,使遮光胶切去内框后刚好与增光膜居中对贴);
4.将一个电眼安装在增光膜与遮光胶一体模切外框的工序前,通过电眼追标将重叠的遮光胶与增光膜切去外框并排废(当电眼监测到增光膜,即表示将有一片已覆合上了遮光胶框的增光膜经过,这时自动调整模切外框的圆刀,使圆刀能精确模切去增光膜与遮光胶的外框)。
上述仅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保护范围,依照上述实施例所作各种变形或套用均在此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橸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橸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4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垄形布煤传输结构
- 下一篇:环保煤转气锅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