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辅酶A-Au(I)配位聚合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4471.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宇芳;张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辅酶 au 配位聚合 电化学 生物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可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的类核酸CoA-Au(I)配位聚合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石墨烯的分散
将5.0~10.0mg石墨烯溶于5.0~10.0mL浓度为0.1~0.3M的pH=5.0~6.0的醋酸缓冲液中,于超声清洗器中超声分散2~5h,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2)类核酸CoA-Au(I)配位聚合物的制备
依次移取5.0~15.0μL浓度为30~80μM的HAuCl4·3H2O,5.0~15.0μL浓度为80~100μM的CoA溶液,70.0~90.0μL浓度为5~15mM pH为5.0~8.0的磷酸缓冲溶液于PCR管中,在20~30℃恒温磁力搅拌机上震荡反应约5~10min,反应液颜色由黄色变成无色,便得到类核酸CoA-Au(I)配位聚合物;
(3)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a.首先将玻碳电极GCE,直径为3mm,在麂皮上用三氧化二铝粉末,0.05μm,抛光2~5min,抛光后将电极置于超声清洗器中用二次蒸馏水中超声清洗2~5min,然后用N2吹干,得到裸玻碳电极;
b.利用循环伏安法将氧化石墨烯电沉积到裸玻碳电极得到GO/GCE;在GO/GCE上滴加5.0~10.0μL CoA-Au(I)配位聚合物溶液,组装10~20min后,用二次蒸馏水缓缓冲洗电极,得到基于可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的类核酸CoA-Au(I)配位聚合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CP/GO/GC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的类核酸CoA-Au(I)配位聚合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循环伏安法中电位控制在-1.5~0.5V,扫速为10mV/s。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可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的类核酸CoA-Au(I)配位聚合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循环伏安法,设置电位范围为-1.2~0V,扫速为50mV/s,检测CP/GO/GCE在浓度为100.0mM、pH=7.4的PBS缓冲液中对H2O2的电化学响应,根据还原峰电流的大小确定其类核酸性质及过氧化物酶性质。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可模拟过氧化物酶性质的类核酸CoA-Au(I)配位聚合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计时电流法,检测时间0~4300s,每隔100s加样一次,检测电位-0.3V,检测CP/GO/GCE对不同浓度H2O2的电化学响应,获得一系列不同浓度的H2O2对应的还原峰电流大小,建立电流响应与H2O2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确定待测生物样品中H2O2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44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