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运支付方法以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1788.0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纳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14 | 分类号: | G06Q20/14;G06Q20/32;G07F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运 支付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载运支付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的发展跟物联网的发展是离不开的,只有物联网技术概念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才能越来越完善,智能交通是交通的物联化体现。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公路交通智能化的时代,人们将要采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对道路、车辆的行踪进行掌握。
但是,在智能交通中,对于交通使用支付费用的计算方面缺少系统性的管理,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与规则,较为精确的计算交通使用的费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运支付方法以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与规则,较为精确的计算交通使用费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运支付方法,包括:
乘客乘上交通工具时,将乘客提供的位置信息与交通工具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出第一匹配数据;
乘客离开所述交通工具时,将乘客提供的位置信息与交通工具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出第二匹配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与所述第二匹配数据进行费用计算,得出计算结果;
根据所述计算结果进行费用支付。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乘客离开所述交通工具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进行费用计算与支付。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乘客提供的位置信息的获取方式包括通过对移动端定位识别、通过扫二维码识别、通过指纹识别以及通过人脸识别中至少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二维码随机动态显示。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指纹为手指指纹和/或声音指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载运支付系统,应用于第一方面的载运支付方法,包括:第一匹配单元、第二匹配单元、计算单元以及支付单元;
所述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在乘客乘上交通工具时,将乘客提供的位置信息与交通工具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出第一匹配数据;
所述第二匹配单元用于在乘客离开所述交通工具时,将乘客提供的位置信息与交通工具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出第二匹配数据;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匹配数据与所述第二匹配数据进行费用计算,得出计算结果;
所述支付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结果进行费用支付。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阈值单元,用于在乘客离开所述交通工具的时间超过预定阈值时,进行费用计算与支付。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匹配单元与所述第二匹配单元均包括定位模块、扫码模块、指纹模块以及人脸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通过对移动端定位识别获取所述乘客提供的位置信息;
所述扫码模块用于通过扫二维码识别获取所述乘客提供的位置信息;
所述指纹模块用于通过指纹识别获取所述乘客提供的位置信息;
所述人脸模块用于通过人脸识别获取所述乘客提供的位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二维码随机动态显示。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指纹为手指指纹和/或声音指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纳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纳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1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