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9236.6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3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谭纪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29 | 分类号: | G02F1/29;G02F1/1335;G02F1/133;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增强到达光敏传感单元的光能,以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含有多个光敏传感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且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透光孔形成层、液晶透镜层、导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层侧面的光源;其中,所述透光孔形成层可在透光状态和小孔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小孔状态为所述透光孔形成层用于形成与每个光敏传感单元正对的透光孔的状态;所述液晶透镜层可在非透镜状态和透镜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透镜状态为所述液晶透镜层用于形成与每个所述光敏传感单元正对的凸透镜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其广泛地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门禁、以及保险柜等设备中。指纹识别技术主要有光学式、电容式、以及超声波式,其中,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的识别范围更广、且成本较低。
如图1所示,光学式指纹识别器中设置有多个光电传感器50,背光源60发出的光照射到手指后,光束通过手指发生漫发射,其中一部分光束被光电传感器50吸收。光束经过手指的波谷(后文称为谷)和波峰(后文称为脊)发生漫发射时,反射光的光能存在差异,其中,光束经过谷反射的光能相对脊反射的光能低,光电传感器50可基于接收到的光能的差异来进行指纹识别。
然而,由于光电传感器50只接收到很少一部分经手指漫反射的光束,且光束经过手指的谷和脊,反射的光能量差异极小,光电传感器50难以判断出谷和脊的相对位置,同时手指的谷和脊之间存在环境光干扰的情况下,光电传感器50更难对指纹进行准确的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不影响显示的基础上,增强到达光敏传感单元的光能,以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含有多个光敏传感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且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透光孔形成层、液晶透镜层、导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层侧面的光源。
其中,所述透光孔形成层可在透光状态和小孔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小孔状态为所述透光孔形成层用于形成与每个光敏传感单元正对的透光孔的状态;所述液晶透镜层可在非透镜状态和透镜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透镜状态为所述液晶透镜层用于形成与每个所述光敏传感单元正对的凸透镜的状态。
优选的,每个所述光敏传感单元的中心、与所述光敏传感单元正对的所述透光孔的中心、与所述光敏传感单元正对的所述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竖直连线上。
优选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所述导光层,并射到所述导光层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射到所述导光层上底面和下底面的所述光线的入射角度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导光层的临界角度数。
优选的,所述透光孔形成层包括密封在第一腔体中的第一液晶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晶层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公共电极至少设置在除所述透光孔之外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液晶透镜层包括密封在第二腔体中的第二液晶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液晶层的第二像素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液晶层在非透镜和透镜状态切换。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相对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透光孔形成层设置,所述多个光敏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优选的,所述多个光敏传感单元呈阵列式均匀分布,所述多个光敏传感单元在所述显示面板中占据的总区域为传感区域,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中除所述传感区域以外的区域为出光区域;所述传感区域与所述出光区域的面积比大于或等于1:4、且小于或等于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9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带陡峭的双陷波超宽带天线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双陷波超宽带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