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8812.5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东;黄志忠;陈巧琳;赖昌赛;张茂锦;李孝光;何腾云;葛宝全;黄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5 | 分类号: | H01G9/15;H01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聚合物 片式叠层 固体 铝电解电容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方法。采用在阴极区打孔并往孔里灌导电浆料工艺,具有大幅度降低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的效果,优化了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电性能参数,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固体电解电容器的需求,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以导电高分子作为电解质,与传统液体铝电解电容器相比,具有体积更小、性能更好、宽温、长寿命、高可靠性和高环保等诸多优点。目前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工艺主要是通过化学聚合或电解聚合方法在铝箔阴极区表面形成导电聚合物膜,之后在导电聚合物膜上依次涂覆石墨和银浆,形成电容器单元;多个单元间经过叠层粘接在引线框上,分别引出阳极和阴极,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
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制备性能较优的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但因现有工艺生产的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ESR相对较高,导致产品合格率较低,尤其是高系列低ESR产业化成品率偏低,影响了该类产品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方法,通过采用在阴极区打孔并往孔里灌导电浆料工艺,能实现大幅度降低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的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备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铝箔进行裁切;
(2)在步骤(1)裁切好的铝箔上涂覆绝缘阻隔胶划分阴极区与阳极区;
(3)在步骤(2)划分好的阴极区上采用打孔工艺打孔;
(4)采用化学聚合工艺在所述阴极区上制备第一阴极层;
(5)采用电解聚合工艺在所述第一阴极层上制备第二阴极层;
(6)在所述第二阴极层外表面形成含碳导电层;
(7)在所述含碳导电层外表面形成含银导电层,制得单片电容器元件;
(8)将所述单片电容器元件经过叠层,同时往步骤(3)产生的孔内灌导电浆料并粘接在引线框上;
(9)采用模具进行封装,制得固体电解电容器;
较佳的,所述步骤(3)中,打孔直径范围在0.05mm~2mm。
较佳的,所述步骤(3)中,打孔数量范围在1-1000个。
较佳的,所述步骤(3)中,打孔工艺可以采用激光、机械冲切、等离子刻蚀等。
有益效果:在现有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在阴极区打孔工艺,具有大幅度降低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的效果,优化了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电性能参数,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固体电解电容器的需求,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体现在阴极区采用打孔工艺(在阴极区的中心位置打1个直径
1mm的孔)的单片电容器元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8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