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开浇过程钢液二次氧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7977.0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9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伟;李海波;刘珍童;马威;刘国梁;朱建强;李杰;吴友谊;马文俊;高攀;苑鹏;郝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11/117;B22D41/50;B22D41/58;B22D4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过程 二次 氧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开浇过程钢液二次氧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中间包进行烘烤;当烘烤结束且执行开浇操作之前,对所述中间包的包盖上的开浇孔和烘烤孔进行密封,并,通过预埋在所述包盖中的吹气管路,向所述中间包内吹入具有第一气体流量的惰性气体。本发明通过在烘烤结束且执行开浇操作之前,对开浇孔和烘烤孔进行密封,并且,通过预埋在包盖中的吹气管路向中间包内吹入惰性气体,吹入的惰性气体能够对中间包内的氧化性气氛进行快速置换,从而避免了中间包内的钢液被二次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开浇过程钢液二次氧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冶金行业连铸生产中钢包与结晶器之间的中间容器,为了避免浇铸过程中空气进入钢液,目前,中间包广泛采取的保护开浇措施主要有:钢包与中间包之间采用长水口开浇;中间包和结晶器之间采用浸入式水口保护开浇;在钢包滑动水口与长水口之间通入氩气密封;中间包上水口与中间包浸入式水口之间通入氩气密封;中间包内部钢液表面加入覆盖剂。
通常,中间包的包盖上开有开浇孔和烘烤孔,钢水开浇过程中开浇孔和烘烤孔完全裸露,而由于开浇过程中间包内气氛为氧化性气氛,中间包钢液在开浇过程中往往发生严重的二次氧化,空气中氧与钢水中各种成分,尤其是铝,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各种夹杂物,从而降低钢水内在质量及其流动性,最终影响铸坯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防止开浇过程钢液二次氧化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开浇过程钢液二次氧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中间包进行烘烤;
当烘烤结束且执行开浇操作之前,对所述中间包的包盖上的开浇孔和烘烤孔进行密封,并,通过预埋在所述包盖中的吹气管路,向所述中间包内吹入具有第一气体流量的惰性气体。
优选的,在所述向所述中间包内吹入具有第一流量的惰性气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中间包到达开浇位置时,将处于密封状态的所述开浇孔调整为开放状态;
执行所述开浇操作,并,在从所述开浇操作开始到所述开浇操作结束的过程中,向所述中间包内吹入具有第二气体流量的所述惰性气体,其中,所述第二气体流量大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量。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开浇操作结束时,重新密封所述开浇孔;
根据所述中间包的吨位的变化,向所述中间包内吹入具有阶梯性气体流量的所述惰性气体,直至所述中间包的液面达到预设浇注液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体流量大于等于1000Nl/min且小于等于2400Nl/min,所述第二气体流量大于2400Nl/min且小于等于2800Nl/min。
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氩。
优选的,所述吹气管路呈等间距分布在所述包盖中。
优选的,所述中间包的容量为40-80t。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烘烤结束且执行开浇操作之前,对开浇孔和烘烤孔进行密封,并且,通过预埋在包盖中的吹气管路向中间包内吹入惰性气体,吹入的惰性气体能够对中间包内的氧化性气氛进行快速置换,从而避免了中间包内的钢液被二次氧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7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铸轧用倾斜式铸轧机前箱—铸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钢中夹杂物的去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