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底复吹转炉及底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7968.1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高攀;王新华;吕迺冰;王建伟;于会香;彭开玉;刘风刚;郭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底复吹 转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底复吹转炉及底吹方法,该顶底复吹转炉包括顶底复吹转炉本体和四个底吹枪;四个底吹枪设置在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炉底;四个底吹枪中的第一底吹枪和第二底吹枪设置在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兑铁口一侧,四个底吹枪中的第三底吹枪和第四底吹枪设置在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出钢口一侧;第一底吹枪和第二底吹枪位于第一圆周上,第三底吹枪和第四底吹枪位于第二圆周上,第一圆周和第二圆周为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同心圆的圆心为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炉底的中心。本发明通过上述四个底吹枪对顶底复吹转炉本体进行底吹,使得顶底复吹转炉本体内部的钢液形成非对称流场,促进钢液的搅拌,提高了底吹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底复吹转炉及底吹方法。
背景技术
在顶底复吹转炉中,熔池内钢液的搅拌动力来源有三个方面:顶枪吹入氧气、底吹枪吹入气体和碳氧反应产生气泡。其中,顶吹和底吹的搅拌可以根据冶炼要求灵活调节,而底吹对钢液的搅拌作用远高于顶吹。然而,现有技术通常将底吹枪沿顶底复吹转炉的炉底上的某一圆周进行对称设置,采用上述方法设置底吹枪,最终实现的底吹效果差,无法保证钢液得到充分的搅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顶底复吹转炉及底吹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顶底复吹转炉,包括顶底复吹转炉本体和四个底吹枪;
所述四个底吹枪设置在所述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炉底;
所述四个底吹枪中的第一底吹枪和第二底吹枪设置在所述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兑铁口一侧,所述四个底吹枪中的第三底吹枪和第四底吹枪设置在所述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出钢口一侧;
所述第一底吹枪和所述第二底吹枪位于第一圆周上,所述第三底吹枪和所述第四底吹枪位于第二圆周上,所述第一圆周和所述第二圆周为半径不同的同心圆,所述同心圆的圆心为所述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炉底的中心。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吹枪、所述第二底吹枪、所述第三底吹枪和所述第四底吹枪呈等腰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吹枪和所述第二底吹枪之间的圆心角为60-80°,所述第三底吹枪和所述第四底吹枪之间的圆心角为100-120°。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周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周的半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在上述顶底复吹转炉中的底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利用所述四个底吹枪对所述顶底复吹转炉本体进行底吹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四个底吹枪中相邻的两个底吹枪的底吹流量不同。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四个底吹枪对所述顶底复吹转炉本体进行底吹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四个底吹枪中不相邻的两个底吹枪的底吹流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预设转换频率对所述四个底吹枪的底吹流量进行转换。
优选的,所述四个底吹枪中任一底吹枪的底吹流量占所述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底吹强度的20-30%。
优选的,所述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底吹强度为0.03-0.06Nm3/min/t。
优选的,所述顶底复吹转炉本体的容量为180-250t。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7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