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定位式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机模具及其操作工艺和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7960.5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霞;曹杰;郜铭;陈迎志;杨宇;姚亮;黄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三佳山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28/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34105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定位 大规模集成电路 冲流道机 模具 及其 操作 工艺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冲流道模具及其操作工艺和产品。
背景技术
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机模具中,引线框架在进入模具内进行冲切时需要进行精确定位,然后才能合模冲切,卸料得到产品。由于冷热不同状态造成引线框架定位难,因此在不同温度情况下会压伤损坏引线框架。传统模具的定位机构为定位针,定位针通常设置在凹模上,引线框架和定位针为刚性接触,故在不同工作温度情况下极易压伤引线框架,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在传统结构中,冲流道模具只有一种定位机构,很容易发生冲流道模具的凸模冲切到塑封体和产品框架,需要反复调试才能冲切成功,降低了冲切效率,且无法对超宽多排产品的浇口流道进行冲切,浇口流道部分被保留,这就会给后道的切筋工序带来很多废料,给切筋工序增加负担。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120359034.1公开了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模具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为可伸缩的浮动定位针,它是设置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模具的卸料板(4)上,浮动定位针包括定位针(3)、挤压定位针(3)的弹簧(5)和弹簧压板(6),卸料板(4)上设有沉头通孔,所述的定位针(3)呈T形,与沉头通孔适配,并位于沉头通孔内,弹簧(5)挤压在定位针(3)上,沉头通孔上部固定有弹簧压板(6)对弹簧(5)上端固定。该专利依然只对产品框架的主流道进行冲切,没有解决需要反复调试定位以及浇口流道未冲切给后续切筋工序增加负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机模具的定位装置只有一次定位机构,需要反复调试才能冲切成功,且无法对浇口流道进行冲切,给后续切筋工序增加负担,为此提高一种二次定位式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机模具及其操作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二次定位式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机模具,它包括气缸、连接块、动模板、卸料板、凸模、凸模固定板、导柱、凹模、定位针和定模板,所述凹模上开设有放置产品框架的沉台,所述沉台的深度设置为合模时产品框架可在凹模与卸料板之间具有一定的垂直浮动空间,所述凸模固定板上固接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具有锥形定位部的导向针,所述凸模固定板上还固接有位于凸模两侧对称分布的用于冲去浇口流道的精冲凸模,所述精冲凸模分别与凸模和导向针的锥形定位部有一定幅度的垂直高度差。
上述方案中所述垂直浮动空间为0.1mm,所述精冲凸模与凸模之间的垂直高度差为1.5mm,所述精冲凸模与导向针的锥形定位部之间的垂直高度差为0.5mm。
二次定位式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机模具的操作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产品框架放在凹模上的沉台内,定位针对产品框架实现一次定位;(2)、启动气缸,气缸推动连接块带动动模板沿导柱向下运动,导向针插入产品框架的定位孔内并与之具有0.3mm的配合间隙,凸模将产品框架的主流道冲切分离;(3)、气缸继续向下推动,导向针继续向下并与产品框架的定位孔具有0.02mm的配合间隙,期间产品框架在沉台内的垂直浮动空间内进行轻微浮动以实现二次定位;(4)、气缸继续向下推动,精冲凸模将产品框架的浇口流道冲去,气缸做回程运动,冲切结束。
一种引线框架产品,它经过上述的二次定位式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机模具的操作工艺冲切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超宽多排的产品框架的浇口流道进行二次冲切,一次冲切先冲去主流道,使L/F分离为两个独立的单元,同时需要L/F在卸料板与凹模之间能够轻微浮动,导向针进行二次精确定位,精冲凸模开始冲切浇口,气缸作回程运动,冲切结束,能够实现精确冲切,在冲去浇口流道的同时不会冲切到塑封体和产品框架,给后续切筋工艺减少废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二次定位式大规模集成电路冲流道机模具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卸料板和凹模配合示意图;
图中,1、气缸,2、连接块,3、动模板,4、卸料板,5、定位针,6、凸模,7、导向针,8、产品框架,9、凹模,10、定模板,11、凸模固定板,12、导柱,13、精冲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三佳山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三佳山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79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折上料机构及其上料方法
- 下一篇:大拼块槽型凹模的防跳废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