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电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6973.0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飞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H02K15/09;H0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电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电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枢是在电机中用于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起着关键和枢纽作用的部件。对于发电机来说,它是产生电动势的部件,如直流发电机中的转子或者交流发电机中的定子;对于电动机来说,它是产生电磁力的部件,如直流电动机中的转子。电枢基本上分为直流电枢和交流电枢两大类,它们分别用于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电枢主要包括绕组和铁心(铁芯)。电枢绕组是感生电势、产生电磁转矩进行机电能量转换的部分。电枢铁心既是主磁路的一部分又是电枢绕组的支撑部件,电枢绕组嵌置在电枢铁心的槽内。换句话说,电枢是电机中装有绕组导线的部件,导线相对磁场运动,从而发电机中的导线产生感应电动势,而在电动机中的通电导线因在磁场中受安培力作用而发生转动。
为了能在保持电枢功率和性能的条件下使其具有尽可能小的尺寸,技术人员已经从电枢材料的选择、电枢结构的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6102842427涉及一种使用独立插线来形成电枢绕组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枢的铁芯凹槽中布置有众多插线,插线之间通过布置于铁心的轴向端部上的端部模块而相互形成电连接,从而使多根插线相互串联形成绕组。其中,端部模块内设置有电路层,插线与电路层之间通过连接元件相互电连接。端部模块采用模注的方式形成为一体部件。可以明白,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了模块化的端部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小电枢的尺寸。
但是,由于端部模块中存在众多的结构部件和复杂的电路结构,在采用模注工艺生产端部模块的过程中,需经历众多复杂的生产工序,不但各个工序必须使用昂贵的制造工具,其中尤其涉及精度要求极高的模具技术,而且需要用到特殊的、昂贵的模块成型材料。这将不利地影响端部模块的生产成本控制,不利于电枢的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使用插线的模块化电枢,提供一种改进的生产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产电枢的方法包括:
提供铁心,所述铁心内设置有多个凹槽;及
提供多根插线,并将每根插线分别布置于所述铁心的相应凹槽内;及
提供多个用于所述插线的连接元件;及
提供定位工装,并将所述多个连接元件布置于该定位工装的合适位置上以形成端部模块;及
将端部模块安装至所述铁心,包括将端部模块的各个连接元件与铁心上相应的插线通过焊接相互固定并形成电连接;及
将所述定位工装拆离所述端部模块。
优选地是,还提供固定工装,并使用该固定工装将所述定位工装和布置于定位工装上的所有连接元件相互固定;其中,将所述端部模块安装于所述铁心上后,将所述固定工装拆离所述端部模块。
优选地是,所述固定工装包括竖壁和从分别从所述竖壁一体伸出的第一横壁和第二横壁,所述第一横壁和第二横壁相互平行。
优选地是,提供三个固定工装,各个固定工装整体上均呈圆弧状。
优选地是,每个固定工装均具有120度的圆心角弧度。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元件包括本体、在本体相同平面上从本体延伸出的第一中间段和第二中间段、和与本体所在平面垂直地分别从所述第一中间段和第二中间段延伸出的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元件还包括在本体相同平面上从本体延伸出的第三中间段和与本体所在平面垂直地从所述第三中间段延伸出的第三支腿。
优选地是,所述本体呈圆弧状。
优选地是,所述定位工装包括圆环状的用于支撑所述多个连接元件的本体的支撑部。
优选地是,所述支撑部在对应所述铁心的各个凹槽的位置相应地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元件的支腿以及相应的插线从所述通孔穿过。
优选地是,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从所述支撑部延伸出的竖向侧壁,所述竖向侧壁设置有开槽,所述连接元件的中间段从所述开槽中穿过。
优选地是,所述支撑部上还设置有结构加强部件。
优选地是,还包括:将所述端部模块局部地浸入去绝缘溶剂中,以去除各个支腿的端部的绝缘涂层。
优选地是,多个所述连接元件以重叠的方式布置于所述定位元件上。
本发明的优点尤其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块化电枢生产方法,极大地方便了端部模块的制造,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电枢的生产效率和成品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以下的详细描述及附图内容而进一步阐述清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飞,未经杨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6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机理的免疫比浊法试剂盒
- 下一篇:过滤测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