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6842.2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9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刘晶晶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脱硫 余热 回收 一体化 系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及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将烧结机整条烧结生产线下方的风箱按前后顺序分成三个部分,使烧结烟气分成前、中、后三路,将中路烧结烟气经鼓风机后依次送入环冷机、除尘单元、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单元分别进行升温、除尘和脱硝,经脱硝后的烧结烟气再与后路烧结烟气混合送入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再利用,混合后的烧结烟气经余热锅炉换热降温后再与前路烧结烟气混合送入脱硫单元进行脱硫,经过脱硝脱硫后的烧结烟气再经抽风机送入烟囱排放。本发明不仅可以降低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同时能回收烧结工艺生产过程中的余热,是一种非常创新的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及余热回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冶金工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工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烧结生产是现代钢铁生产中的最重要的工艺单元之一,其烧结过程中产生的NOX排放量约占钢铁厂NOX总排放量的48%,因此烧结烟气脱硝脱硫已成为钢铁企业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外的烧结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活性炭(焦)吸附法、循环流化床法、高能辐射-化学法、半干喷雾法和MWROS烟气净化技术。上述方法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均很高。现在燃煤电厂中普遍采用技术非常成熟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即SCR脱硝技术,其初始投资和运行成本均很低,但其要求反应温度为260~400℃,而烧结烟气的温度较低(200℃),很难应用此成熟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
同时,中国钢铁行业是仅次于电力行业的第二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其中烧结工序能耗占钢铁产业总能耗的10%~20%,据统计,生产1t烧结矿产生的余热资源量为1000~1300MJ/t,主要来自于冷却烧结矿和烧结烟气,余热资源丰富,但传统烧结机余热回收系统,仅少量余热资源得到回收利用,余热资源浪费严重。
针对上述情况,需要一种针对烧结机的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及实现方法,使用本发明可利用冷却烧结矿的显热来加热含有氮氧化物的烧结烟气,以满足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中烟气反应温度要求,而且还回收了环冷机中冷却烧结矿显热和烧结机中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烧结烟气余热,同时还降低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及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烧结机、环冷机、鼓风机、除尘单元、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单元、余热锅炉、脱硫单元、主抽风机、烟囱、烧结生产线前部风箱、烧结生产线中部风箱、烧结生产线后部风箱;所述烧结机分别与按前后顺序依次排列在烧结机的烧结生产线下方的烧结生产线前部风箱、烧结生产线中部风箱、烧结生产线后部风箱相连通;所述烧结生产线中部风箱、鼓风机、环冷机、除尘单元、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单元、余热锅炉、脱硫单元、主抽风机、烟囱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烧结生产线前部风箱的出气口与所述脱硫单元进气口连接;所述烧结生产线后部风箱的出气口与所述余热锅炉进气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生产线前部风箱占烧结机的烧结生产线下方所有风箱的百分比为10%~20%。
进一步地,所述的烧结生产线中部风箱占烧结机的烧结生产线下方所有风箱的百分比为50%~60%。
进一步地,所述的烧结生产线后部风箱占烧结机的烧结生产线下方所有风箱的百分比为10%~30%。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单元为电除尘器。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6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波段汽车防撞雷达天线
- 下一篇: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