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5747.0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谈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煦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土壤肥力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A族,是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
由于硒是动物和人体中一些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起着平衡氧化还原氛围的作用,研究证明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作用,在国际上硒对于免疫力影响和癌症预防的研究是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硒可作为动物饲料微量添加剂,也在植物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肥,提高农副产品含硒量,硒已被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土壤是农副产品等种植的重要的生长载体,但是现有的土壤普遍存在含硒量较低的缺陷,这也就造成农副产品的含硒量也比较低,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土壤地力下降、含硒量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动物粪便20-30份、草木灰4-11份、松子壳1-6份、酒糟2-7份、甘蔗叶1-6份、豆油1-8份、杏鲍菇菌糠1-6份、DL-硒代蛋氨酸1-5份、山菊花秸秆1-5份、菜粕3-9份、茶枯2-10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动物粪便22-28份、草木灰5-10份、松子壳2-5份、酒糟3-6份、甘蔗叶2-5份、豆油2-7份、杏鲍菇菌糠2-5份、DL-硒代蛋氨酸2-4份、山菊花秸秆2-4份、菜粕4-7份、茶枯3-9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动物粪便25份、草木灰7份、松子壳4份、酒糟5份、甘蔗叶4份、豆油5份、杏鲍菇菌糠3份、DL-硒代蛋氨酸3份、山菊花秸秆3份、菜粕6份、茶枯6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动物粪便20份、草木灰11份、松子壳1份、酒糟7份、甘蔗叶1份、豆油8份、杏鲍菇菌糠1份、DL-硒代蛋氨酸5份、山菊花秸秆1份、菜粕9份、茶枯2份。作为优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动物粪便30份、草木灰4份、松子壳6份、酒糟2份、甘蔗叶6份、豆油1份、杏鲍菇菌糠6份、DL-硒代蛋氨酸1份、山菊花秸秆5份、菜粕3份、茶枯10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动物粪便采用鸡粪便、猪粪便、兔粪便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将动物粪便、松子壳、山菊花秸秆、杏鲍菇菌糠、茶枯、甘蔗叶混合在一起,在发酵间内厌氧发酵3-7周,得到腐熟的有机肥;
(2) 、将草木灰、酒糟、豆油、DL-硒代蛋氨酸、菜粕加入到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均匀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酵间内的温度控制在20-30℃。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通过添加动物粪便、松子壳、山菊花秸秆、杏鲍菇菌糠、茶枯、甘蔗叶、草木灰、酒糟、豆油、DL-硒代蛋氨酸、菜粕,有效的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有效的起到对土壤地力进行修复的作用,而且通过添加DL-硒代蛋氨酸,有效的土壤中的含硒量,修复效果比较好,而且所有的原料之中,不含有有害成分,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动物粪便20-30份、草木灰4-11份、松子壳1-6份、酒糟2-7份、甘蔗叶1-6份、豆油1-8份、杏鲍菇菌糠1-6份、DL-硒代蛋氨酸1-5份、山菊花秸秆1-5份、菜粕3-9份、茶枯2-10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富硒土壤肥力修复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动物粪便22-28份、草木灰5-10份、松子壳2-5份、酒糟3-6份、甘蔗叶2-5份、豆油2-7份、杏鲍菇菌糠2-5份、DL-硒代蛋氨酸2-4份、山菊花秸秆2-4份、菜粕4-7份、茶枯3-9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煦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煦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5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