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离式通话手环的连接电路及分离式通话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5212.3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3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任思魁;吴国梁;潘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郭少晶;马佑平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离 通话 连接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式通话手环的连接电路及分离式通话手环,该连接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电路和第二连接电路,第一连接电路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源开关、供电电压输出端和第一触点,第二连接电路包括电池电压输出端、二极管、充电信号输出端、及用于与第一触点连接的第二触点;电源开关连接在第一触点和供电电压输出端之间,电压检测模块被设置为检测第一触点的电压,并根据电压控制电源开关的状态;二极管连接在电池电压输出端和第二触点之间,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触点连接,第二触点与充电信号输出端连接。这样,就可以减少连接蓝牙耳机和手环的触点数量,提高蓝牙耳机和智能手环的触点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式通话手环的连接电路及分离式通话手环。
背景技术
分离式通话手环是将蓝牙耳机和智能手环结合在一起,共同实现通话、信息显示等功能;二者的结合,需要通过电路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才可以共享状态信息。
分离式通话手环主要包括手环、蓝牙耳机和充电底座三部分,如图1所示,用于分离式通话手环的连接电路包括设置在手环上的第一连接电路、设置在蓝牙耳机上的第二连接电路和设置在充电底座上的第三连接电路。第一连接电路的触点pin1、pin2、pin3和第二连接电路的触点pin4、pin5、pin6对应连接,第一连接电路的触点pin1、pin3和第三连接电路的pin7、pin8对应连接。触点pin1、pin4和pin7连接后,充电底座会给蓝牙耳机内的电池充电。触点pin2、pin5连接后,蓝牙耳机内的电池会给手环内的功能模块供电。触点pin3、pin6和pin8连接后,能够保证手环、蓝牙耳机和充电底座共地。
由于分离式通话手环上设置的触点过多,不仅影响分离式通话手环的外观,还影响对应触点连接的可靠性。因此,提出一种减少分离式通话手环的触点数量的连接电路是十分有价值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分离式通话手环的触点数量的连接电路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式通话手环的连接电路,包括设置在手环上的第一连接电路和设置在蓝牙耳机上的第二连接电路,所述第一连接电路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电源开关、供电电压输出端和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连接电路包括电池电压输出端、二极管、充电信号输出端、及用于与所述第一触点连接的第二触点;所述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供电电压输出端之间,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被设置为检测所述第一触点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电压控制所述电源开关的状态;所述二极管连接在所述电池电压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触点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充电信号输出端连接。
可选的是,所述连接电路还包括设置在充电底座上的第三连接电路,所述第三连接电路包括电源端和用于与所述第一触点连接的第三触点,所述电源端与所述第三触点连接。
可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电路还包括第一接地端和第四触点,所述第二连接电路还包括第二接地端和用于与所述第四触点连接的第五触点,所述第三连接电路还包括第三接地端和用于与所述第四触点连接的第六触点;所述第一接地端与所述第四触点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端与所述第五触点连接,所述第三接地端与所述第六触点连接。
可选的是,所述第三连接电路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的电源引脚与所述电源端连接。
可选的是,所述电源开关由一PMOS管提供。
可选的是,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由第一蓝牙芯片提供。
可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电路还包括第二蓝牙芯片和电池,所述第二蓝牙芯片被设置为根据所述充电信号输出端的电压为所述电池充电。
可选的是,所述电池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式通话手环,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5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制造方法以及膜卷出方法
- 下一篇:安装牢固的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