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房修复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4614.1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2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34;A61L27/50;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市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房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房修复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进行乳房整形的人在逐渐增多,而且患者是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
乳房整形术主要包括:乳房假体隆乳术、乳房下垂矫正术、乳晕整形术、奥美定取出患者乳房修复术以及乳房重建术等;这些乳房整形术的共同特点是需要将乳房假体移植到患者体内,而在乳房假体植入患者体内之后,由于机体对异物的排斥反应,经常会出现假体移位、脱落以及包膜挛缩等并发症。
目前,为了减少异体排斥反应,用于乳房整形的修复片通常采用天然的生物膜组织,这种膜组织材料由浆膜层、纤维层与外结缔组织构成,纤维层以波纹状为主的胶原纤维和细而长的弹性元纤维为基本骨架,胶原纤维束沿膜组织表面的水平面并排成层,层与层之间按30°或90°的角度交叉叠置,每层中胶原纤维束的排列方向大体一致,胶原纤维束分支将上下两层连接在一起,弹性元纤维分布于胶原纤维之间并相互交织;接近浆膜层的胶原纤维束逐渐变细小,层与层之间连接紧密,难以分离,称之为膜组织的光滑面;接近外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束逐渐加粗,层与层之间的连接稀少,易于分离,称之为膜组织的粗糙面,这种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以及柔软的触感,在用于乳房整形时,能够让整形后的乳房更柔软,外观更自然,并且,该膜组织在植入机体之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粗糙面有利于细胞的粘附、迁移和生长,能够减少术后的胸部张力,促进胸部组织再生,从而能够降低假体移位、脱落以及包膜挛缩的发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这种生物膜组织粗糙面上的胶原纤维束很容易游离、脱落,尤其是将其放置于组织保存液中进行保存时,胶原纤维束的游离、漂浮更为严重,甚至会发生脱落,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并且,会对组织保存液造成污染,不利于组织保存液的保存,同时,在将该生物膜组织应用于乳房修复时,通常将该生物膜组织的光滑面朝向假体,粗糙面朝向胸部机体组织,疏松层表面与所述基体组织之间的结合界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直接影响基体组织的长入与术后恢复,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能够进一步促使胸部组织细胞在疏松层表面粘附、迁入和生长的文献报道,以进一步降低包膜挛缩的发生,减少患者乳房发硬、胀痛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房修复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疏松层表面的胶原纤维束游离、漂浮甚至脱落的问题,能够提高成品的外观质量,并且能够延长组织保存液的使用周期,从而延长成品的保存周期,同时,在将该乳房修复片植入机体后,所述胶原蛋白涂层还能够刺激胸部组织细胞在疏松层表面的粘附、迁入和生长,诱导周围组织再生,有利于术后恢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乳房修复片,包括具有致密层和疏松层的哺乳动物膜组织以及形成在所述疏松层表面的胶原蛋白涂层。
可选的,所述胶原蛋白涂层的孔隙率为60-70%。
可选的,所述哺乳动物膜组织选自动物的小肠粘膜下层、心包膜、腹膜、羊膜、胸膜或者隔膜中的任意一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乳房修复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对哺乳动物膜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获得脱细胞处理后的膜组织,所述脱细胞处理后的膜组织为具有致密层和疏松层的双层结构;
步骤2)将胶原蛋白溶液涂覆于所获得的膜组织的疏松层的表面,对涂覆有胶原蛋白溶液的膜组织进行干燥,获得乳房修复片。
可选的,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浓度为1.0-10mg/ml。
可选的,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涂层厚度为0.06-1.0mm。
可选的,每毫升胶原蛋白溶液所覆盖疏松层的面积为2.0-10cm2。
可选的,所述干燥的时间为0.5-3h。
可选的,通过涂布、碾压和负压抽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将所述胶原蛋白溶液涂覆于疏松层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4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