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3882.1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柳松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C03C8/14;C03C1/04;C03C8/02;B44D2/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狄干强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晶玻璃 透光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瓷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瓷画都是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瓷画可装裱或者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瓷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画则是出现在明代中期。从清朝中期开始瓷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现有的瓷画中,除了画作的艺术价值外,其结构形式千篇一律,均是在厚重的白色瓷板上,作画、施釉再经高温一次、二次烧制,这类传统的瓷画选用厚重的瓷板作为基本,成本首先就较高;其次是较为笨重,重量较大,不便于搬运、安装或者拆卸。另外,特别是安装在室外的大型瓷画,只有在白天才起到观赏装饰价值,而一旦到了夜晚,灯光昏暗,便失去了观赏价值,即便是使用单独的照射灯打光照明,鉴于陶瓷的性质,其实际上的效果也并不好。
鉴于此,申请人创意性的放弃了以传统的瓷板作为基板进行瓷画创作的方式,而选用本身质地较轻、成本较低,且最关键的是能够透光的玻璃作为瓷画的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进行施釉、作画以及烧制成型,这个创意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的问题,且即便是在夜晚,由于玻璃透光,将照射灯照射在玻璃瓷画背面,瓷画正面的画作明亮如灯,不仅解决了夜晚的观赏问题,而且还能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兼具了艺术与使用的价值。但这个创意却存在诸多问题:1)由于玻璃是非晶体,其到达临界温度后便开始软化,无法进行高温烧制,而玻璃表面的釉料却需要高温烧制成型;2)玻璃表面光滑,喷涂在玻璃表面的釉料在高温成型后,无法与玻璃完全结合为一体,通常烧制完成的成品中,要么玻璃早已软化变形,要么玻璃表面的釉层早已脱离玻璃表面,自成一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及其制作工艺,首先选用低温釉,高软化点的玻璃,解决了釉料成型与玻璃软化的矛盾;其次在喷涂在透明玻璃表面的底釉中加入了大量的钠盐,高温下其能够与玻璃反应,形成结合层,使釉料能够牢固的结合在玻璃表面。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所述瓷画以软化点温度不低于700℃的透明玻璃作为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喷施烧成温度在800℃以下的低温底釉作为结合层,再在底釉表面喷绘作画,入窑800℃以下低温一次烧制而成,其中所述底釉中含有占其总质量1/4-1/3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作为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的厚度至少为5-1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釉的厚度为0.2-0.8mm。
一种水晶玻璃透光瓷画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处理基板
选取作画构图所需尺寸的透明玻璃,对透明玻璃表面进行打磨清理,至透明玻璃通透、表面无污无划痕;
步骤二、处理底釉结合层
选取烧成温度在800℃以下的低温釉,并向调配完成的釉料中加入占其总量1/4-1/3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均匀混合,制得底釉;
将底釉均匀喷涂在步骤一处理完成的透明玻璃表面;
步骤三、喷绘作画
1)研磨调配作画所需色系的无机原石,制得多种彩色釉,以彩色釉为原料,在底釉表面电脑喷绘作画;
2)根据喷绘画面效果,对细节处进行手绘处理,处理完成后得半成品;
步骤四、入窑烧制
将制得的半成品置入窑中,全程氧化环境下升降温,其升降温过程如下:
1)升温过程
窑炉顶部风口开启,底部风口关闭;
室温升至500℃:不高于50℃/h;
500℃升至700-720℃:30℃/h;
其中,650℃以上在窑炉顶部的风口处向窑炉内朝向半成品以3-6m/s风速均匀送风,至温度达到700-720℃后停止送风;
2)降温过程
700-720℃降至600℃:窑炉顶部风口、底部风口均开启,从窑炉底部风口向窑炉内朝向半成品以5-8m/s风速均匀吹风,在温度降至600℃时迅速关闭所有风口,形成密闭环境;
600℃降至500℃:30℃/h;
500℃降至100℃:耗时36h,至100℃时开启窑门,自然冷却后取出,即得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柳松,未经张柳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3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