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路灯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3810.7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2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平;胡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03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路灯 照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路灯照明系统,CPU控制模块通过PWM调光模块连接路灯;并且用于控制PWM调光模块向路灯输出PWM信号,使路灯以预设的亮度点亮;移动控制端通过蓝牙通信模块连接CPU控制模块,并且用于周期性地向CPU控制模块输出定时信号;CPU控制模块响应于定时信号控制路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点亮;红外感应模块连接CPU控制模块,并且用于在检测到行人或者车辆时向CPU控制模块输出红外感应信号;CPU控制模块响应于红外感应信号控制路灯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点亮;其中,第二预设时间的长度小于第一预设时间;光线感应模块连接CPU控制模块,并且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光线未达到预设值时向CPU控制模块输出光线感应信号;CPU控制模块响应于光线感应信号控制路灯点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灯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路灯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1843年,中国上海街头出现了第一盏煤油路灯,此后路灯在道路照明中担任重要角色。路灯技术的发展也标志着一个城市的先进程度,路灯控制由最初在每根电线杆上装闸刀开关,由工人每天开启关闭,到后来专门为路灯设计的时间控制器开关,人们不断在寻找有效、节能、便捷的城市照明管理方案。目前最常用的时间控制器方案存在着以下问题:
1)、路灯无法根据季节变化自动调节开关灯时间,需工人一只只打开手动设置开关灯时间,费时费力。
2)、路灯无法对车辆行人做出判断,即便是半夜街上无人,路灯始终保持最大亮度,极大地浪费城市电力。
3)、路灯无法应对突然的天气变化,比如在白天遇上阴雨天气,可视环境较差,但未到开灯时间路灯保持关闭状态,影响交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路灯照明系统,使用移动控制端控制路灯的点亮时间;使用红外感应模块检测外界环境的行人车辆,从而控制路灯是否点亮;还使用光线感应模块检测外界环境的光线强弱,从而控制路灯是否点亮;控制方式智能、节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路灯照明系统,包括移动控制端、蓝牙通信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光线感应模块、CPU控制模块、PWM调光模块以及路灯;
所述CPU控制模块通过所述PWM调光模块连接所述路灯;并且用于控制所述PWM调光模块向所述路灯输出PWM信号,使所述路灯以预设的亮度点亮;
所述移动控制端通过所述蓝牙通信模块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并且用于周期性地向所述CPU控制模块输出定时信号;所述CPU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定时信号控制所述路灯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点亮;
所述红外感应模块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并且用于在检测到行人或者车辆时向所述CPU控制模块输出红外感应信号;所述CPU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红外感应信号控制所述路灯在第二预设时间内点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所述光线感应模块连接所述CPU控制模块,并且用于在检测到环境光线未达到预设值时向所述CPU控制模块输出光线感应信号;所述CPU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光线感应信号控制所述路灯点亮;
其中,所述CPU控制模块响应于定时信号、红外感应信号以及光线感应信号的优先级次序是光线感应信号>定时信号>红外感应信号。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和所述光线感应模块在所述路灯熄灭时被所述CPU控制模块触发。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CPU控制模块向所述PWM调光模块输出占空比信号,使所述PWM调光模块输出相应的PWM信号,以调节所述路灯的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3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