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包覆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3132.4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1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斌;赵洪东;牛龙伟;于文倩;王瑛;赵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485;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包覆型 三元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包覆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分子式为LiNixCo1‑x‑yMnyO2的颗粒,所述LiNixCo1‑x‑yMnyO2的颗粒表面覆盖有Li2MTiO4纳米颗粒,其中M为Ni、Co、M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本发明LiNixCo1‑x‑yMnyO2的基本晶相结构并没有被破坏,只是在表面包覆了一种新相的纳米颗粒,形成表面保护,增加正极材料表面与电解液的界面稳定性,使得材料的循环保持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强化了电化学性能。本发明正极材料表面碱度得到降低,抑制吸水性,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表面包覆有纳米颗粒的表面包覆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锂离子电池是以其优秀的性能,成为二次电池的主流发展方向,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VR等移动终端设备,也成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储能等领域的首选。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正极材料包括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正极材料等。三元正极材料即镍钴锰酸锂(LiNixCo1-x-yMnyO2,0<x<1, 0<y<1, 0<x+y<1,)。随着全球各国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基于三元正极材料的电池逐渐成为主流。尽快如此,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稳定性还有待改善。进一步,三元正极材料还存在着表面残锂的问题,残锂是指三元正极材料表面残留的过量氢氧化锂、碳酸锂等碱性化合物,它们导致了材料表面的碱度高,易吸水,对电池制作过程和最终性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何降低三元正极材料的表面pH值成为行业研究热点。
Li2MTiO4(M为过渡金属)是一种新型的正极材料,具有不同于三元正极材料的岩盐相结构。其中Ti4+的存在以及与氧原子的强键合,可能使过渡金属在氧化态下更加稳定。
在公布号为CN 10322094A专利中,涉及了一种Li2M1TiO4氧化物与LiM2O2氧化物的固溶体,其中M1是选自Mn、Fe、Co和Ni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M2是选自Mn、Co和Ni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谓固溶体,即两种不同材料在体相中达到互溶程度形成的均一固体材料。在CN 10322094A专利中,LiM2O2氧化物被固溶于Li2M1TiO4的钛复合氧化物中形成固溶体,虽然这种固溶法改善了Li2M1TiO4的可脱嵌锂数量,但是固溶体抑制了LiM2O2性能的发挥。而且固溶体中Li2M1TiO4高达50%以上,不利于电子传导。总体而言,这种固溶体材料的比容量及循环性能远低于三元正极材料,还无法达到商业化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表面包覆有纳米颗粒的三元正极材料,以利于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并通过在三元材料表面生成Li2MTiO4(M为Ni、Co、Mn中的一种)纳米颗粒,消耗三元材料表面的氢氧化锂等残碱,降低表面pH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3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螺旋输送的凸台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密封自清洁式的搅龙输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