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扣紧杆件连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2755.X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6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鼎铭 |
主分类号: | E04G7/22 | 分类号: | E04G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扣紧 杆件连 接头 | ||
一种自扣紧的杆件连接头,其包括长接头及短接头,所述的长接头设置有长扣紧斜面,所述的短接头设置有短扣紧斜面,长接头与短接头通过长扣紧斜面与短扣紧斜面的相互作用同时完成自扣紧连接及与要连接的连通杆件扣紧连接,完成扣紧连接的长接头与短接头间无需连接螺栓传递应力,其装配施工更简易,工作量更小;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其同时具有套接头的高强度及比扣接头更优更便利的装配特性,是本领域具有革命性、突破性的节点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建桁架支撑体的结构杆件间的连接头连接技术,使用本发明实施的连接杆件同级间延伸连接后,连接杆件间相互传递拉力或压力时不需依赖连接螺栓而是直接传递,有效提高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是具有高承载能力稳定支撑体桁架的重要节点连接技术,其适合工业化生产,装配简单、便利、装配后占用空间小,结构的力学性能优良。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的的各种桁架支撑体其结构杆件间的连接技术很多,大多数的连接节点技术,包括扣接头连接技术,都需要使用连接螺栓锁紧连接,互相连接的结构杆件之间传递应力时需要连接螺栓直接受拉、受压或受剪切的方式传递,其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不理想,结构杆件的装配施工过程对工人的工艺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而最新的、无需连接螺栓的连接头为套接头,但是套接头由于是一个完整的圆筒体结构,其装配施工时受很多限制,其必须由要相连接的连通杆件端部套入,且其由于是一个完整的圆筒体,所以其所构成的连接杆件无法实施同级间的延伸连接,套接头的应用及装配施工极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扣紧的杆件连接头,其包括长接头及短接头,所述的长接头设置有长扣紧斜面,所述的短接头设置有短扣紧斜面,长接头与短接头通过长扣紧斜面与短扣紧斜面的相互作用同时完成自扣紧连接及与要连接的连通杆件扣紧连接,完成扣紧连接的长接头与短接头间无需连接螺栓传递应力,相对于现有技术,其装配施工更简易、便利,工艺要求更低,工作量更小;其承载能力强,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其免除了扣接头、套接头的缺点,而同时具有套接头的高强度及比扣接头更优更便利的装配特性,应用本发明实施的连接杆件同级间延伸连接极为便利、快捷,是本领域具有革命性、突破性的节点技术。
附图说明:
图1 长接头与短接头与连通杆件扣紧连接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 长接头与短接头与连通杆件扣紧连接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一种应用本发明实施的单杆身平面连接杆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 一种应用本发明实施的单杆身平面连接杆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一种应用本发明实施的单杆身平面连接杆件的长接头端的另一侧视结构示意图,本图与图3、图4合作表示同一实物。
图6 一种应用本发明实施的斜面连接杆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 另一种应用本发明实施的斜面连接杆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 一种应用本发明实施的双杆身三接头平面连接杆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两端应用本 实用新型连 接头,中间为套接头。
图9 一种应用本发明实施的双杆身三接头平面连接杆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两端应用本实用新型连 接头,中间为套接头。
图10 应用本发明连接头实施的单杆身平面连接杆件同级延伸连接与连通杆件连接及两种斜面连接 杆件相互连接与连通杆件连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 一种应用本发明实施的单杆身平面连接杆件的短接头端的另一侧视结构示意图,本图与图3、图4合作表示同一实物。
标号说明:
1长接头 2短接头 3长连接部 4长扣接部 5短连接部 6短扣接部 7长扣紧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鼎铭,未经周鼎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2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播放器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FPGA电路及窗口信号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