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发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1054.4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朴沼渊;余相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S41/30;F21S41/176;F21S41/20;F21S41/37;F21W102/13;F21Y115/10;F21Y115/3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英艳;崔炳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发光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发光机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发光机构包括:光源机构;棱镜,使在所述光源机构集光并出射的光进行反射;反射型荧光体,变换从所述棱镜反射的光的波长,使所述光进行反射以使其透射所述棱镜;以及主透镜,透射所述棱镜的光入射到所述主透镜;所述棱镜位于所述主透镜和所述反射型荧光体之间;所述棱镜包括:第一面,与所述反射型荧光体相面对;第二面,光入射到所述第二面;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构成规定的锐角;通过所述第二面入射的光的对于所述第三面的入射角大于所述棱镜的临界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发光机构,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将从光源照射的光反射至少一次并向外部出射的车辆用发光机构。
背景技术
车辆上设置有通过在行驶中提高周围的亮度来有助于确保驾驶者的能见度或能够向外部提示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的车灯等发光机构。
车辆上设置的车辆用发光机构可包括:向车辆的前方照射光的车头灯;在车辆的后方显示车辆的行进方向或提示制动器操作与否等的车尾灯。
车辆用发光机构在夜间行驶时,为了确保驾驶者的视野而可形成近光灯或远光灯,最近呈现出使用电力效率高且寿命长的LED的情况增多的趋势,能够使用照射距离长的激光二极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发光机构,能够使部件数目达到最少并且实现紧凑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用发光机构包括:光源机构;棱镜,使在所述光源机构集光并出射的光进行反射;反射型荧光体,变换从所述棱镜反射的光的波长,使所述光进行反射以使其透射所述棱镜;以及主透镜,透射所述棱镜的光入射到所述主透镜;所述棱镜位于所述主透镜和所述反射型荧光体之间;所述棱镜包括:第一面,与所述反射型荧光体相面对;第二面,光入射到所述第二面;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构成规定的锐角;通过所述第二面入射的光的对于所述第三面的入射角大于所述棱镜的临界角。
所述光源机构可包括:光源;集光构件,使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进行集光。
所述集光构件可以是用于会聚光的辅助透镜。
所述光源机构可还包括:反射构件,变换从所述集光构件出射的光的光路径,以使所述光向所述棱镜入射。
所述光源可朝与所述主透镜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出射光。
所述反射型荧光体可配置在所述主透镜的光轴上。
所述第二面可与光的棱镜入射方向正交。
所述第二面可与所述第一面正交。
所述第一面可与所述反射型荧光体相隔开。
所述棱镜可与所述主透镜相接。
所述棱镜可还包括将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二面衔接的第四面,从所述反射型荧光体反射的光的对于所述第四面的入射角小于所述棱镜的临界角。
所述第四面可与所述第一面平行,所述第四面的横向长度短于所述第一面的横向长度。
所述第三面可包括:反射区域,使光向反射型荧光体反射;第一透射区域,使从所述反射型荧光体反射的光进行透射;所述第四面包括:第二透射区域,使从所述反射型荧光体反射的光进行透射;所述反射区域沿着所述棱镜的外面位于所述第一透射区域和所述第二透射区域之间。
所述第三面可包括:反射区域,使光向反射型荧光体反射;第一透射区域,使从所述反射型荧光体反射的光进行透射;所述第四面包括:第二透射区域,使从所述反射型荧光体反射的光进行透射;所述反射区域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透射区域的一部分相重叠。
所述反射区域可小于所述第一透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透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1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温湿双控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调温湿双控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