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金属探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0198.8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捷;李国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6 | 分类号: | A6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任小鹏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电路模块 电连接 外壳体 医用金属 探测仪 探头座 探头 放大器 蓄电池 声音报警器 外壳体外壁 电源模块 控制按钮 体内金属 单片机 检测 异物 固接 头端 尾端 体内 供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金属探测仪,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头端内固接有探头座且所述探头座上设有检测探头;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第一控制电路模块,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放大器,单片机和声音报警器,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检测探头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电连接;所述外壳体尾端内设有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相连接的蓄电池且所述外壳体外壁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按钮。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简化探寻体内金属异物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金属探测仪。
背景技术
金属探测器,是用于探测金属的电子仪器,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军事上,金属探测器可用于探测金属地雷;在安全领域,可以探测随身携带或隐藏的武器与作案工具;在考古方面,可以探测埋藏金属物品的古墓,找到古墓中的金银财宝与首饰或其他金属制品;在工程中,可用于探测地下金属埋设物,例如管道、管线等;在矿产勘探中,可用来检测和发现自然金颗粒;工业上,可用于在线监测,如去掉棉花,煤炭,食品中的金属杂物等。
实际中,在医疗领域中也存在需要使用金属探测器的情况,如:在早期肿瘤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依靠内镜向胃或肠道内释放金属钛夹,在治疗完成之后,为将钛夹取出往往需要依赖相关金属探测装置,但现有的金属探测装置结构过大且辐射强度大,使用不便。此外,医用金属探测装置还可用于寻找患者体内崩断针、爆炸残留物等的金属异物。但是,鉴于以上诸多领域的金属探测器结构过大很难直接转用,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简化探寻体内金属异物过程的医用金属探测仪。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金属探测仪,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头端内固接有探头座且所述探头座上设有检测探头;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第一控制电路模块,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放大器,单片机和声音报警器,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检测探头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电连接;所述外壳体尾端内设有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相连接的蓄电池且所述外壳体外壁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按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金属探测仪,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头端内固接有微型电机且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配接有探头座,所述探头座的周向边沿上设有检测探头;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第一控制电路模块和第二控制电路模块,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放大器,单片机和声音报警器,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停;所述检测探头和微型电机分别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电连接;所述外壳体尾端内设有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和第二控制电路模块相连接的蓄电池且所述外壳体外壁还设有与第一控制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柄。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控制柄上设有控制电机启动的第一按钮和控制探头启动的第二按钮。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外壳体的头端设有半球形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开口朝向远离外壳体的一侧且能够包覆所述探头座。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探头座靠近所述防护罩的一侧为半球形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有两种不同结构的金属探测仪,二者能够简化医师探寻患者体内金属异物过程。
在第一种技术方案中,该金属探测仪启动之后,能够对接近探头的金属异物进行感应,并能够触发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中的声音报警器。随着金属探测仪逐步地靠近,声音报警器的频率逐步增高,指引医师在一定范围内寻找金属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人民医院,未经天津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0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