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0147.5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涛;邵京;粟栗;彭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6 | 分类号: | H04W4/16;H04M3/533;H04M3/4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叫端 合法用户 通话处理 主叫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装置及设备 骚扰电话 正常通信 拦截 呼叫 通信技术领域 语音信箱平台 被叫端 桥接 留言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实现对骚扰电话的有效拦截,并保证用户的正常通信。本发明的通话处理方法包括:接收主叫端的IAM消息;根据所述IAM消息确定所述主叫端是否为合法用户;若确定所述主叫端不是合法用户,则拦截所述主叫端的呼叫或者为所述主叫端在语音信箱平台留言;若确定所述主叫端是合法用户,则根据所述IAM消息将所述主叫端的呼叫桥接至被叫端。本发明实现了对骚扰电话的有效拦截,并保证了用户的正常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服务的不断拓展,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拨打骚扰电话的现象随之大量出现,成为用户投诉和形成对通信网络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出现一种“呼死你”骚扰电话,是指在设置好的时间里,通过不停地拨打某一用户的号码,霸占用户语音资源,使用户无法进行通话的骚扰电话行为。该骚扰行为可依托于“呼死你”软件实现。由于“呼死你”软件操作简单,下载途径方便,使得该软件极易成为造成合法用户通信瘫痪的攻击工具。
各类运营商对骚扰、诈骗电话都进行了一定的防范和治理,但对于“呼死你”骚扰电话这类造成用户通信瘫痪的攻击,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而移动终端的各类防范方法,只能在呼叫到达终端后才进行判定和拦截,此时,该类连续呼叫已占用受害终端的无线资源,造成终端资源不可用,因而并不能有效的防止该类攻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对骚扰电话的有效拦截,并保证用户的正常通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应用于语音信箱平台,包括:
接收主叫端的IAM(Initial Address Message,初始地址消息)消息;
根据所述IAM消息确定所述主叫端是否为合法用户;
若确定所述主叫端不是合法用户,则拦截所述主叫端的呼叫或者为所述主叫端在语音信箱平台留言;
若确定所述主叫端是合法用户,则根据所述IAM消息将所述主叫端的呼叫桥接至被叫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IAM消息确定所述主叫端是否为合法用户,包括:
根据所述IAM消息获取所述主叫端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主叫端的用户信息,查找从所述被叫端获取的合法用户信息或者查找语音信箱平台预先设置的合法用户信息;
若所述主叫端的用户信息位于所述合法用户信息中,则确定所述主叫端是为合法用户;否则确定所述主叫端不是合法用户。
其中,所述若确定所述主叫端不是合法用户,则拦截所述主叫端的呼叫或者为所述主叫端在语音信箱平台留言,包括:
根据所述IAM消息获取所述主叫端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主叫端的用户信息确定所述主叫端是为黑名单用户还是为灰名单用户;
若所述主叫端为黑名单用户,则拦截所述主叫端的呼叫;
若所述主叫端为灰名单用户,则为所述主叫端在语音信箱平台留言。
其中,所述若所述主叫端为灰名单用户,则为所述主叫端在语音信箱平台留言,包括:
若所述主叫端为灰名单用户,则向主叫移动交换中心MSC发送地址全消息ACM消息,使得所述主叫MSC根据所述ACM消息向所述主叫端振铃,以提示所述主叫端进行语音留言。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0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信发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污染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