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型煤粘合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19780.2 | 申请日: | 2017-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德;桂夏辉;于华阳;张进;孙国钰;丁世豪;殷霄飞;柴娅娟;张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0;B01F15/06;B01F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型煤 粘合剂 制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生物质型煤粘合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装置筒体和电气控制箱(4),装置筒体上方设有装置顶盖(3),其中装置筒体包括外筒(1),外筒(1)内设有内筒(2),外筒(1)与内筒(2)之间设有空隙水槽,空隙水槽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装置顶盖(3)上设有注水口(10)、搅拌器速率控制按钮(11)、数字显示屏(12)和搅拌器定时开关(13);装置顶盖(3)向内筒(2)中延伸设有伸缩搅拌器(5),内筒(2)内设有电动升降筛板(6),电动升降筛板(6)与内筒(2)底部之间设有改性滤液空间,改性滤液空间设有伸出到外筒(1)外的改性滤液空间排出管(7),外筒(1)侧下方设有与外筒(1)与内筒(2)之间空隙水槽相连通的外筒排水管(9),所述电气控制箱(4)与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外筒(1)与内筒(2)之间空隙水槽内水温,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阻值,经过集成放大器的放大、比较后,输出控制信号,有效地控制电加热管的平均加热功率,使空隙水槽内的水保持恒温,电气控制箱(4)上设有有温度设定显示屏(14)和电源开关按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型煤粘合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设置在外筒(1)与内筒(2)之间空隙水槽底部的加热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型煤粘合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上设有液位观察镜(17),内筒(2)为透明、耐高温、耐腐蚀材料,正对液位观察镜(17)处的内筒(2)上设有刻度测量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型煤粘合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搅拌器(5)的叶片与杆均可伸缩,由内筒(2)改性液浓度不同调整叶片大小,需要搅拌时将杆拉伸,不需要搅拌时将杆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型煤粘合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筛板(6)可根据改性生物质粒度不同以及改性程度不同更换不同孔径的筛板,生物质粘结剂制备完成后可通过提升筛板对改性后通过筛板过滤出的粘性固体进行过滤与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型煤粘合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注水口(10)可以实现注水与喷淋的作用,内外筒放水时采用大口径注水,粘结剂制备完成后固体部分移出后采用高压喷淋方式对内筒进行洗涤,具有双重作用。
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生物质型煤粘合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控制内筒(2)中的电动升降筛板(6)下降至内筒(2)最底部,通过注水口(10)向内筒(2)中注水,利用液位观察镜(17)控制内筒(2)中的注水量,当注水量达到预设要求后将向外筒(1)与内筒(2)之间的空隙水槽中注水,直到注水量达到要求后停止注水;
b.利用电气控制箱(4)控制加热装置对外筒(1)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给内筒(2)进行加热,并将调配好比你的药剂投入内筒(2)中,控制伸缩搅拌器(5)伸出并对药剂和水进行搅拌,使药剂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溶液后停止搅拌;
c.当内筒(2)中的的混合溶液温度达到预设值后,打开顶盖(3)按照生物质粘接剂配方添加干燥粉碎后的生物质,关闭顶盖(3)启动伸缩搅拌器(5),并根据需要控制伸缩搅拌器(5)的转速和搅拌时间从而使混合溶液和生物质进行改性反应;
d.当伸缩搅拌器(5)搅拌停止后,收缩伸缩搅拌器(5),启动电动升降筛板(6)由内筒(2)底部向上升起,随着电动升降筛板(6)上升将留在电动升降筛板(6)上被过滤掉的粘稠状固体取出并装入容器,未被电动升降筛板(6)过滤掉的滤液留在内筒(2)中;
e.利用注水口(10)对内筒(2)进行喷淋洗涤液,之后洗涤液与未被电动升降筛板(6)过滤掉的滤液共同经过滤液排出管(7)排出并用容器收集。
f.制备结束,外筒(1)与内筒(2)空隙水槽处的水利用外筒排水管(9)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质粘结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筒(2)内混合溶液和生物质加热搅拌过程中蒸发的水蒸气在顶盖(3)冷凝后液化重新滴落回内筒,实现冷凝保持水分流失过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97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压丝装置的制环机送丝机构
- 下一篇:摄像头马达焊接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