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19400.5 | 申请日: | 2017-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4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宜;詹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科米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60;H01L33/62;F21V19/00;F21V23/06;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 地址: | 萨摩亚阿庇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光二极管技术提高,高功率、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陆续上市,再加上发光二极管作为灯具具有寿命长的优点,使得这类灯具渐有取代其他传统光源之势。发光二极管可应用于众多灯具,如日光灯、红绿灯、路灯或手电筒。
因为发光二极管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灯具,为了进一步改善发光二极管的各项特性,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开发。如何能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特性的发光二极管,实属当前重要的研发课题之一,也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功率、高发光效率以及长寿命、发热少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基板、绝缘层、第一下电极、第二下电极、至少一个第一垂直式发光二极管、第一导电接合层、至少一个第二垂直式发光二极管、第二导电接合层、第一透明密封材料、第二透明密封材料以及上电极。基板具有顶面、基底部与设置于基底部的多个凸出部,其中基底部与凸出部定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与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基底部与凸出部为由同一块材所形成,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底面与相邻于底面的至少一个侧墙,且底面与侧墙可以反射光线。绝缘层至少覆盖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第一下电极设置于第一凹槽中与绝缘层上。第二下电极设置于第二凹槽中与绝缘层上。第一垂直式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第一凹槽中且具有顶面,其中第一垂直式发光二极管的顶面的高度低于基板的顶面的高度。第一导电接合层接合第一垂直式发光二极管于第一下电极上。第二垂直式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第二凹槽中。第二导电接合层接合第二垂直式发光二极管于第二下电极上。第一透明密封材料设置于第一凹槽中,其中第一透明密封材料中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用以至少裸露第一垂直式发光二极管的一部分。第二透明密封材料设置于第二凹槽中,其中第二透明密封材料中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用以至少裸露第二垂直式发光二极管的一部分。上电极电性连接第一垂直式发光二极管与第二下电极,以使第一垂直式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垂直式发光二极管电性串连。
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垂直式发光二极管、第二垂直式发光二极管串联,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将可以在连接高电压的外接电源时具有高功率与高发光效率。另外,在达到高功率与高发光效率的同时,通过垂直式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可以维持较小,于是垂直式发光二极管的寿命可以延长,其散热也不再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B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案化介电层的水平剖面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0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科米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美科米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9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