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湿凉感布及制备吸湿凉感布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17358.3 | 申请日: | 2017-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晋男;李俊谊;廖亚蓉;洪维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5/507 | 分类号: | D06M15/507;D06M13/395;D06M15/572;D06M101/32;D06M101/06;D06M10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许荣文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湿 水凝胶微粒 纱线 突起部 布体 湿气 制备 表面形成 异物 界定 吸收 凉爽 | ||
一种吸湿凉感布及制备吸湿凉感布的方法,该吸湿凉感布包含一包括多条相互交织的纱线的布体及多个被压陷于该布体的所述纱线间的水凝胶微粒。通过水凝胶微粒被压陷于该布体的所述纱线间,当穿着者穿着该吸湿凉感布时,不会产生有异物存在的不适感,且当所述水凝胶微粒吸收该穿着者所产生的湿气或汗水时,会导致该吸湿凉感布的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的突起部以及多个由所述突起部相互界定出通道。通过所述突起部改善湿黏的不适感,再者,通过所述水凝胶微粒吸收湿气或汗水及所述通道达到干燥凉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特别是指一种吸湿凉感布及制备该吸湿凉感布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衣服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衣服的吸湿性、快干性且不黏肌肤等特性成为广泛研究的议题,尤其是,当衣服吸收一穿着者所产生的湿气或汗水时,由于衣服会吸附在该穿着者的肌肤上,而使得肌肤会产生湿黏的不适感。
为改善该不适感,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326491号揭示一种单向性吸湿排汗布料的结构,包含一表面吸浸有吸湿剂的第一人造纤维及一表面吸浸或涂布有拨水剂的第二人造纤维,其中,该第一人造纤维与该第二人造纤维交错而形成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二人造纤维于接触皮肤的该第二表面形成多个微凸起结构。该专利案利用所述凸起结构将皮肤与已吸收汗水的第二表面隔开,以达到干爽不黏滞的效果。
虽该专利案可改善湿黏的不适感,然而,该凸起结构会使得该穿着者的皮肤一直产生有异物存在的不适感,且该凸起结构是由吸浸或涂布有拨水剂的第二纤维所构成,所以该凸起结构并不具有吸湿效果,使得该布料整体的吸湿效果不佳,而存在有凉爽效果不足的问题。
此外,为改善该不适感,中国专利公开第101370978A号揭示一种形态变化纤维布帛,包含一纤维布帛层,及在该纤维布帛层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突起的图案化的水溶胀性层。该水溶胀性层是由水不溶性水溶胀性树脂所形成。该纤维布帛为织物、编织物或不织布。该纤维布帛的原材料为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天然纤维,或上述任意的组合。该水不溶性水溶胀性树脂指的是在使用环境下实质上水不溶性的,而在湿分或水的存在下吸水而溶胀的性质的树脂,例如,淀粉-丙烯酸接枝系树脂、聚丙烯酸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醚系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酯系氨基甲酸酯树脂,或聚酯-聚醚系氨基甲酸酯树脂等。该形态变化纤维布帛中的水溶胀性层吸收由运动等产生的汗或结露而溶胀,因而产生一应力,通过该应力带动该纤维布帛层,使该纤维布帛层产生形态变化,而于干燥时,该水溶胀性层中的水不溶性水溶胀性树脂收缩,使得该应力消失,而使该纤维布帛层恢复到原先状态。该专利案利用该水溶胀性层将皮肤与已吸收汗水的纤维布帛层隔开,以达到干爽不黏滞的效果,同时,利用使该纤维布帛层产生形态变化,进一步使皮肤与已吸收汗水的纤维布帛层的接触面积减少,更提升干爽不黏滞的效果。
虽该专利案可改善湿黏的不适感,然而,该水溶胀性层会使得该穿着者的皮肤一直产生有异物存在的不适感。再者,该形态变化纤维布帛经多次清洗后,该水溶胀性层易从该纤维布帛层上脱落,使得该形态变化纤维布帛的使用期限不符合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能够解决先前技术所述的一缺点的吸湿凉感布。
本发明吸湿凉感布,包含一包括多条相互交织的纱线的布体,及多个被压陷于该布体的所述纱线间的水凝胶微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制备吸湿凉感布的方法。
本发明制备吸湿凉感布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混合一液态凝胶基质与一交联剂而生成一乳化液,该液态凝胶基质包含一前驱水凝胶及一溶剂,该乳化液包括通过该前驱水凝胶与该交联剂进行胶凝作用而形成的多个水凝胶微粒;步骤(b)将该乳化液印压在一布体上,以使得所述水凝胶微粒被压陷于该布体的多条相互交织的纱线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7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光化纤油画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亲水易去污床上用品面料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