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自动拉合闸的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7266.5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7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沈镇炜;王雪春;樊腾化;王苏进;滕世玉;周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飞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43 | 分类号: | H01H71/43;H01H71/7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合闸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能自动拉合闸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是通过电机正反转来控制整个传动机构,控制电路板中至少需要三个反馈传感器,并且实现正反转的电路也很复杂,同时成本较高,另外现有断路器安装时对齿轮的初始位置有严格要求,装配复杂,容易出错。存在控制程序复杂,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拉合闸的断路器,该断路器中只需要设置一个传感器,从而大大简化了控制电路,并且断路器中的电机只需要朝一个方向转动,不需要正反转,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自动拉合闸的断路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传动部件依次包括电机、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的蜗杆、与蜗杆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的第三齿轮以及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的第四齿轮;其中,第三齿轮由上下交叠的大齿轮和小齿轮组成,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通过转轴固定在壳体内,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大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小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小齿轮带齿轮凸起部占整个小齿轮圆周周长的1/3~1/2;所述第四齿轮的齿轮凸起部占整个第四齿轮圆周周长的1/3~1/2。
其中,所述第四齿轮通过轴与断路器手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齿轮背面带扇形凸轮结构。
其中,还包括脱扣装置,所述脱扣装置通过轴与断路器跳扣连接。
其中,还包括电磁传感器,所述电磁传感器位于第三齿轮背面的扇形凸轮上。
其中,所述扇形凸轮用于推动脱扣装置转动。
其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控制芯片以及与单片机控制芯片连接的信号采集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电磁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芯片连接,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电机的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断路器将第三齿轮的小齿轮从全齿轮改成半齿轮,将第四齿轮的齿轮从全齿轮改成半齿轮,有效简化了断路器的结构,同时在装配各个传动件齿轮时无特定位置要求,也简化了控制模块电路板结构,电路板结构中只需要一个传感器即可,同时电机也只需要朝一个方向转动,不需要正反转,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能自动拉合闸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能自动拉合闸断路器中传动部件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能自动拉合闸断路器控制模块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能自动拉合闸的断路器,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的传动部件依次包括电机1、与电机1转轴固定连接的蜗杆2、与蜗杆2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3、与第一齿轮3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4、与第二齿轮4传动连接的第三齿轮5以及与第三齿轮5传动连接的第四齿轮6;其中,第三齿轮5由上下交叠的大齿轮5-1和小齿轮5-2组成,大齿轮5-1和小齿轮5-2通过转轴固定在壳体10内,第三齿轮5背面带有扇形凸轮9结构;第二齿轮4与第三齿轮5的大齿轮5-1相互啮合,第三齿轮5的小齿轮5-2与第四齿轮6相互啮合;第三齿轮5的小齿轮5-2带齿轮凸起部占整个小齿轮5-2圆周周长的1/3~1/2;第四齿轮6的齿轮凸起部占整个第四齿轮6圆周周长的1/3~1/2;第四齿轮6通过轴与断路器手柄连接;还包括脱扣装置7,脱扣装置7通过轴与断路器跳扣连接,脱扣装置7和断路器跳扣通过轴连接,合闸的时候断路器跳扣带动脱扣装置7转动;跳闸的时候,凸轮9带动断路器7转动,断路器7带动断路器跳扣运动,实现拉闸;还包括电磁传感器8,电磁传感器8位于第三齿轮5背面的扇形凸轮9上;扇形凸轮9用于推动脱扣装置7转动,从而带动断路器跳扣运动;本发明能自动拉合闸的断路器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控制芯片以及与单片机控制芯片连接的信号采集模块和驱动模块,电磁传感器7与单片机控制芯片连接,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电机1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飞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飞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7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交换机兼容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流程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