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线路长度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6285.6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1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范瑞祥;王华云;李升健;郑蜀江;熊丽霞;邓才波;李博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线 长度 测量方法 | ||
1.一种配网线路长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一种电力配网导线的长度测量装置,其滚轮在重力作用下在配网导线上滚动,从而测得导线的长度;再对测量得到的导线长度进行校正,获得配网导线的实际长度;校正包括导线两端的塔杆高度相等时的导线测量长度校正和导线两端的塔杆高度不相等时的导线测量长度校正;
所述导线的测量长度Lc为:
当导线两端的塔杆高度相等时:
Lc=2N*2π(R+r)
其中,n为装置滑轮转过的圈数;θ为挂线对应的刻度与起始刻度的角度;R为测量装置线槽圆平面的半径,r为所测导线的截面积的半径;
当导线两端的塔杆高度不相等时,导线的测量长度为:
Lc=(N1+N2)*2π(R+r)
其中,N1、N2分别为两塔杆顶端至导线最低点的测量装置测量得到的等效圈数,R为测量装置线槽圆平面的半径,r为所测导线的截面积的半径;
所述导线两端的塔杆高度相等时的导线测量长度校正,校正步骤如下:
(1)利用所述的测量装置测量得到导线的测量长度Lc;
(2)对测量长度进行校正;通过测量装置的重量和导线型号参数对应的单位长度重量,求得测量前导线比载γ和测量时导线综合比载γc的关系;
(3)根据应力的物理意义,得到测量前导线最低点应力σ0和测量时导线最低点应力σc的关系式,该关系式以导线测量前长度L为参数;
(4)经计算,可得测量前的导线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线路长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测量前的导线比载γ和导线测量时的综合比载γc的关系:
γc=(1+λ)γ
其中,M、m分别为档距内导线和测量装置的质量,A为导线截面积,g为重力加速度;M=kL0;k为导线计算单位长度质量;
所述导线测量前导线最低点应力σ0和测量时导线最低点应力σc的关系如下:
σc=Eε+E(Lc-L)=σ0+E(Lc-L)
其中,E为导线的弹性系数,可根据型号查询技术手册得到;ε为形变量;Lc为测量装置测得的导线长度;L为测量装置未置于导线之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网线路长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测量前的长度为:
其中,ac可通过下式得到:式中l为配网导线两端塔杆的水平距离,即档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线路长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两端的塔杆高度不相等时的导线测量长度校正,校正步骤如下:
(1)利用所述的测量装置测量得到导线的测量长度Lc1+Lc2,其中Lc1>Lc2,先不处理短边Lc2,而取Lc=2Lc1,则Lc为测量装置测得的导线的测量长度,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档距l=2l1;Lc1为高塔杆至导线最低点的距离;Lc2为低塔杆至导线最低点的距离;
(2)按塔杆等高处理方式,通过测量装置的重量和导线型号参数对应的单位长度重量,求得测量前导线比载γ和测量时导线综合比载γc的关系;
(3)根据应力的物理意义,得到导线测量前的导线最低点应力σ0和测量时导线最低点应力σc的关系式,该关系式以导线测量前长度L为参数;
(4)经计算,便可得塔杆等高情形下等效的导线测量前长度L;
(5)最后,将等高情形求得的导线测量前长度L,按照下式算出塔杆不等高导线测量前长度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62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音乐教具
- 下一篇:一种靶材余量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