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钢拱架人工安装支顶系统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6232.4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范春宇;徐松;刘雪冬;邵志远;李德武;马学宁;郑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二局哈尔滨铁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钢拱架 人工 安装 系统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钢拱架人工安装支顶系统及操作方法,适用于隧道施工中人工安装钢拱架作业。
背景技术
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是软岩隧道中采用较多的开挖方法,核心土可有效控制围岩的稳定性,降低掌子面坍塌的风险。上台阶的开挖是隧道施工的重中之重,必须尽快完成喷锚作业,防止拱顶下沉变形过大,稍有延误,会增大掌子面坍塌的风险。而核心土上弧导坑作业空间小,台阶短,机械作业不便,在架设上台阶钢拱架时主要是人工抬举、拼接。由于上台阶钢拱架一般是由3段钢拱架现场拼接而成,体积、质量都比较大,每次施工作业都要占用较多的人力、时间,不仅推迟了上台阶喷锚作业的完成时间,而且施工人员在尚未稳定的的掌子面前作业时间越长,施工的安全风险就越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隧道钢拱架人工安装支顶系统及操作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工安装钢拱架的效率,同时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实现发明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钢拱架人工安装支顶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底座钢板(5)、螺旋千斤顶(4)、顶杆(3)、槽钢支座(2),其特征在于:底座钢板(5)放置在核心土上,把螺旋千斤顶(4)稳固坐在底座钢板(5)上,现场点焊固定即可,顶杆(3)连接于螺旋千斤顶原顶杆端头,并在顶杆(3)端头焊接槽钢支座(2),待上台阶钢拱架法兰盘拼接完成后,槽钢支座(2)托举上台阶钢拱架(1)适当部位,通过螺旋千斤顶(4)的升降调整至设计高度,进行钢拱架安装的后续作业。
与现有钢架人工托举安装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本发明能够节约人力,将钢架重量主要集中在螺旋千斤顶上,2人辅助,抬升和下降方便,从而能够快速支立钢架,节约施工时间。
2.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够稳定支立钢架,降低人工安装时间过长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实体图);
图2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 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钢拱架人工安装支顶系统及操作方法,参照图1~3,包括底座钢板(5)、螺旋千斤顶(4)、顶杆(3)、槽钢支座(2),其特征在于:底座钢板(5)放置在核心土上,把螺旋千斤顶(4)稳固坐在底座钢板(5)上,现场点焊固定即可,顶杆(3)连接于螺旋千斤顶原顶杆端头,并在顶杆(3)端头焊接槽钢支座(2),待上台阶钢拱架法兰盘拼接完成后,槽钢支座(2)托举上台阶钢拱架(1)适当部位,通过螺旋千斤顶(4)的升降调整至设计高度,进行钢拱架安装的后续作业。
工作原理:将底座钢板(5)放置于开挖核心土上,螺旋千斤顶(4)通过点焊坐落在底座钢板(5)上,将端头焊接槽钢支座(2)的顶杆(3)连接于螺旋千斤顶原顶杆端头,待上台阶钢拱架法兰盘拼接完成后,通过人工将钢拱架(1)安置在槽钢支座(2)上,通过螺旋千斤顶(4)的升降调整至设计高度,即可进行钢拱架安装的后续作业。钢拱架重量由该支顶系统支撑,升降转动灵活,节约人力,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二局哈尔滨铁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未经中铁二十二局哈尔滨铁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6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