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速长型经济乔木单株给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5786.2 | 申请日: | 201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韦宏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宏衍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A01C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长型 经济 乔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此发明涉及农业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单人操作型给肥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给经济乔木施肥时,大多直接撒在树根的表面上,或用铲来挖一个坑后,将肥料埋入。若仅施于土表则损耗太大,若用铲来事先挖坑则工作量过大,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此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速长型经济乔木单株给肥装置,为达此目的,此发明的结构如下:
1、一种速长型经济乔木单株给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含:
一直径约55MM的空心钢制管,其长度约25-35MM,其底端还含一易钻地外螺纹齿,同一侧面还排列着至少3-8个出肥口,五个出肥口相距约25-55MM;
空心钢制管从底部起,至少能分层预先放入多种不同的肥料,也能储存杀虫药物等;
其顶端还含一个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空心钢制管成大写字母T字连接,
所述横杆的长度约200MM,其直径约30MM,适合双手持握,一般来说,其操作方法为,左手握住左端,同时右手握住右端,如此一来可以顺时针转动,即可令其尖状外螺纹齿逐渐钻入地下;
待单株施肥完成后,逆时针即可退出地表;
尚含一个推杆,从所述空心钢制管的上部开口处插入,将管内的肥料顶出小口进入泥土中。
2、如同技术方案1所述速长型经济乔木单株给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含:
一直径约55MM的空心钢制管,其长度约25-35MM,其底端还含一易钻地外螺纹齿,同一侧面还排列着至少3-8个出肥口,五个出肥口相距约25-55MM;
空心钢制管从底部起,至少能分层预先放入多种不同的肥料,也能储存杀虫药物等;
其顶端还含一个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空心钢制管成大写字母T字连接,
所述横杆的长度约200MM,其直径约30MM,适合双手持握,一般来说,其操作方法为,左手握住左端,同时右手握住右端,如此一来可以顺时针转动,即可令其尖状外螺纹齿逐渐钻入地下;
待单株施肥完成后,逆时针即可退出地表;
尚含一个推杆,从所述空心钢制管的上部开口处插入,将管内的肥料顶出小口进入泥土中;
尚含一个塑料圆桶,其容量约300ML,用于溶解杀虫药,并注入所述空心钢制管内,同肥料一进施进泥土内。
综上可得,此发明具有高效的好处。
具体实施方式
此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为:
一种速长型经济乔木单株给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含:
一直径约55MM的空心钢制管,其长度约25-35MM,其底端还含一易钻地外螺纹齿,同一侧面还排列着至少3-8个出肥口,五个出肥口相距约25-55MM;
空心钢制管从底部起,至少能分层预先放入多种不同的肥料,也能储存杀虫药物等;
其顶端还含一个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空心钢制管成大写字母T字连接,
所述横杆的长度约200MM,其直径约30MM,适合双手持握,一般来说,其操作方法为,左手握住左端,同时右手握住右端,如此一来可以顺时针转动,即可令其尖状外螺纹齿逐渐钻入地下;
待单株施肥完成后,逆时针即可退出地表;
尚含一个推杆,从所述空心钢制管的上部开口处插入,将管内的肥料顶出小口进入泥土中。
此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为:
一种速长型经济乔木单株给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含:
一直径约55MM的空心钢制管,其长度约25-35MM,其底端还含一易钻地外螺纹齿,同一侧面还排列着至少3-8个出肥口,五个出肥口相距约25-55MM;
空心钢制管从底部起,至少能分层预先放入多种不同的肥料,也能储存杀虫药物等;
其顶端还含一个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空心钢制管成大写字母T字连接,
所述横杆的长度约200MM,其直径约30MM,适合双手持握,一般来说,其操作方法为,左手握住左端,同时右手握住右端,如此一来可以顺时针转动,即可令其尖状外螺纹齿逐渐钻入地下;
待单株施肥完成后,逆时针即可退出地表;
尚含一个推杆,从所述空心钢制管的上部开口处插入,将管内的肥料顶出小口进入泥土中;
尚含一个塑料圆桶,其容量约300ML,用于溶解杀虫药,并注入所述空心钢制管内,同肥料一进施进泥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宏衍,未经韦宏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57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