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人脸识别控制空调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4583.1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吕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识别 控制 空调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通过人脸识别控制空调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空调的运行控制方法中,有些能够通过设置在室内机上的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与空调内存储的图像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调整空调的运行参数。这种智能控制方法虽然可以通过脸部识别控制空调运行,使得室内环境舒适,但该方法需要用户在室内或者用户进入室内并开启空调后再运行,无法实现当人进入室内时立刻获得较为舒适的环境。还有些智能空调可以与门禁系统联动,通过设置在门禁识别系统中的摄像头判断是否合法用户要回家,在判定是合法用户要回家,则控制空调提前开启,按照预置的参数和模式控制空调运行。该方法虽然能够提前开启空调,但是,其运行模式和参数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用户的实时状态进行适宜的预判和预控,智能性和舒适性仍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人脸识别控制空调的方法和系统,提高空调控制的智能性和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通过人脸识别控制空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门禁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和室内空调的工作状态;
在所述识别结果和所述工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执行下述的控制:
从所述识别结果中获取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根据所述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确定空调的目标参数,控制空调按照所述目标参数运行;
所述预设条件至少包括:所述识别结果中的识别用户为合法用户,所述室内空调处于非工作状态。
优选的,若所述识别结果中包括有多个合法用户,所述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为所述多个合法用户中优先级别最高的合法用户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
优选的,若所述优先级别最高的合法用户为多个,所述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为多个所述优先级别最高的合法用户中脸部温度最高或者最低的合法用户的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
优选的,所述目标参数至少包括目标温度;所述根据所述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确定空调的目标参数,至少包括:根据已知的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与目标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所对应的目标温度,确定为空调的目标温度。
优选的,所述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与目标温度的对应关系为人体脸部的温度范围或温湿度范围与目标温度的对应关系;所述根据已知的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与目标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所对应的目标温度,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所属的温度范围或温湿度范围,根据所确定的温度范围或温湿度范围获取所述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所对应的目标温度。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空调按照所述目标参数运行时,若满足退出条件,控制空调按照常规模式运行;所述退出条件至少包括空调按照所述目标参数运行的运行时间达到设定时间阈值。
优选的,若所述识别结果或所述工作状态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保持空调的状态不变。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系统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通过人脸识别控制空调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门禁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门禁处的人体,并输出识别结果;
目标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门禁识别单元输出的识别结果和室内空调的工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从所述识别结果中获取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根据所述人体脸部的温度或温湿度确定空调的目标参数;
空调控制单元,至少用于控制空调按照所述目标参数运行。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退出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空调控制单元控制空调按照所述目标参数运行时,判断是否满足退出条件,并输出满足退出条件的判断结果;所述退出条件至少包括空调按照所述目标参数运行的运行时间达到设定时间阈值;
所述空调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退出判断单元输出的满足退出条件的判断结果时控制空调按照常规模式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4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