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森林火灾快速预警及远程扑救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3698.9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5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平;申研;彭延云;李也然;史涛瑜;刘亮;邱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17/06;G08B17/10;A62C3/02;A62C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王一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森林 火灾 快速 预警 远程 扑救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森林火灾快速预警及远程扑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节点、监控中心、发射车及灭火弹;
所述传感器节点为多个,通过自组织方式组成网络,设置于被预警区域,用于采集被预警区域的温度及烟雾数据,当判定温度及烟雾数据异常时,将异常数据及节点编号发送至监控中心;
所述监控中心,用于接收传感器节点发出的异常数据及节点编号,根据异常数据进行火情评估,当评估结果为有火情时,向发射车发出火情警报信号,将火源位置及火源周边情况一并发送至发射车;
所述发射车接收到警报后,行驶到有效射程,根据火源位置及车辆位置解算射击诸元,控制发射装置调转;并根据火源周边情况进行灭火剂喷洒参数计算,将灭火剂喷洒参数装订至灭火弹;
所述灭火弹由发射装置发射至火灾上空后,根据灭火剂喷洒参数控制灭火剂喷洒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继站,所述传感器节点将异常数据及节点编号通过自组织网络由距离中继站最近的传感器节点无线发送至中继站,由中继站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异常数据及节点编号发送至监控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和电源;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实时采集被采集区域的温度及烟雾浓度;数据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温度及烟雾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异常,当判定数据异常时,通过通信单元以无线网络方式将异常数据及节点编号沿着传感器节点进行传输;
所述电源采用电池供电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中心通过无线网络与发射车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车包括车控计算机、发射装置和底盘;
所述车控计算机用于计算火源与发射车距离,判断是否在有效射程内;当在有效射程内后,根据火源位置及车辆位置解算射击诸元,调整射击方向;并根据火源周边情况进行灭火剂喷洒参数计算,将灭火剂喷洒参数装订至灭火弹;
所述发射装置用于发射灭火弹。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弹包括弹上控制装置、有效载荷段和灭火剂;灭火弹由发射装置发射至火灾上空后,所述弹上控制装置根据灭火剂喷洒参数控制有效载荷段动作将灭火剂以喷洒的形式释放。
7.一种森林火灾快速预警及远程扑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传感器节点采集被预警区域的温度及烟雾浓度,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当存在异常时,将异常数据及节点编号发送至监控中心;
所述传感器节点密集铺设在被预警区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
步骤2、监控中心接收到异常数据及节点编号后,根据异常数据进行火情评估,当评估结果为有火情时,通过无线网络向发射车发出火情警报信号,将火源位置及火源周边情况一并发送至发射车;
步骤3、发射车接收到警报后,行驶到有效射程,根据火源位置及车辆位置解算射击诸元,控制发射装置调转;并根据火源周边情况进行灭火剂喷洒参数计算,将计算得到的灭火剂喷洒参数装订至灭火弹;通过点火电缆输出点火电流,连续发射灭火弹;
步骤4、灭火弹发射至火灾上空后,根据灭火剂喷洒参数控制灭火剂以喷洒形式释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01、传感器节点通过温度传感器和烟雾浓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被预警区域温度及烟雾浓度;
步骤102、数据处理单元对传感器节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当判定数据异常时,数据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单元将异常数据及节点编号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进行传输;
步骤103、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到中继站,中继站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预警数据送达监控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36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的永磁体转子
- 下一篇:用于永磁激励的电机的转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