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天文望远镜的tip-tilt校正系统及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3021.5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恩;陈良明;代万俊;张鑫;杨英;胡东霞;袁强;薛峤;张晓璐;赵军普;朱启华;范松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2B23/10 | 分类号: | G02B23/10;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6219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天文望远镜 tip tilt 校正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天文望远镜的tip-tilt校正系统,包括观测星光路和伴星取样光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平移台,位于观测星光路上,其能够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平移台上设有同光轴的第一全反镜和反射镜,且天文望远镜的卡焦焦点位于第一全反镜的光轴上,所述反射镜包括全反、透射率为10%且反射率为90%的两种切换状态;
第二平移台,位于伴星取样光路上,其能够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平移台上设有中心带孔且位于观测星焦点的取样镜,所述取样镜处设有第一透镜;
与取样镜同光轴设置的快反镜和第二全反镜,所述快反镜位于第二平移台的上方,且其与第一全反镜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全反镜位于第二平移台的下方,且其分别与反射镜、取样镜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全反镜处设有第二透镜;
与快反镜通讯连接的CCD传感器,用于采集伴星取样光束的光能信息,并将所述光能信息反馈给快反镜进行tip-tilt校正;
所述取样镜上的孔位于观测星焦点处,所述孔的圆心角ψ为0.8′-1.2′;
所述第二透镜的焦面位于其前、后焦点的等效中心处,以保证经过第二透镜前、后的观测星光束的发散角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天文望远镜的tip-tilt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台推出观测星光路后,观测星光束直接聚焦至天文望远镜的卡焦焦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天文望远镜的tip-tilt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台推入观测星光路且第二平移台推入伴星取样光路后,所述反射镜处于全反的切换状态,伴星取样光束依次经第一全反镜、快反镜、取样镜、第一透镜成像至CCD传感器,观测星光束依次经第一全反镜、快反镜、取样镜、第二全反镜、第二透镜和反射镜成像至天文望远镜的卡焦焦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天文望远镜的tip-tilt校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台推入观测星光路且第二平移台推出伴星取样光路后,所述反射镜处于透射率为10%且反射率为90%的切换状态,伴星取样光束依次经第一全反镜、快反镜、第二全反镜、第二透镜和反射镜成像至CCD传感器,观测星光束依次经第一全反镜、快反镜、第二全反镜、第二透镜和反射镜成像至天文望远镜的卡焦焦点处。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天文望远镜的tip-tilt校正系统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观察第一视场内是否存在伴星,若存在伴星,继续步骤S2,否则,继续步骤S3,所述第一视场的视场角为θ,且θ≤ψ;
S2:将第一平移台推入观测星光路且第二平移台推出伴星取样光路,调整反射镜使其处于透射率为10%且反射率为90%的切换状态,CCD传感器采集伴星的10%的光能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反馈给快反镜进行tip-tilt校正;
S3:观察第二视场内是否存在伴星,若存在伴星,继续步骤S4,否则,继续步骤S5,所述第二视场的视场角为θ,且ψθ≤(ψ+1.4′);
S4:将第一平移台推入观测星光路且第二平移台推入伴星取样光路,调整反射镜使其处于全反的切换状态,CCD传感器采集伴星的全部光能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反馈给快反镜进行tip-tilt校正;
S5:将第一平移台推出观测星光路,观测星光束直接聚焦至天文望远镜的卡焦焦点处,不损耗观测星的能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天文望远镜的tip-tilt校正系统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天文望远镜需要进行导星操作时,将第一平移台推入观测星光路且第二平移台推入伴星取样光路,调整反射镜使其处于全反的切换状态,CCD传感器进行导星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30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处电气设备观察装置
- 下一篇:静电防护结构和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