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酸田的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2895.9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3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巧义;唐拴虎;黄旭;易琼;李苹;付弘婷;张木;张发宝;黄建凤;逄玉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葛松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酸田 改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酸田的改良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反酸田的改良方法,包括反酸田的水分管理和反酸田的有机改良;所述反酸田的水分管理,采用水稻生长全程反酸田均处于淹水还原状态的模式;所述反酸田的有机改良,包括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冬种绿肥的步骤。本发明通过水稻生长期间全程淹水,结合补充有机质的栽培措施,提高了土壤耕层pH值和酸缓冲性能,降低有毒金属离子有效性,提高营养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营养状况,从而改善水稻根系生长环境,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减少反酸田的酸毒害作用,提高低产田水稻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酸田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农用耕地资源严重缺乏,耕地生产负载大,人均耕地仅有0.11公顷,且还面临着退化、污染、沙化等威胁,如何保护“耕地红线”及保障“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土壤改良,栽培措施调帐,提高低产水稻土生产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措施之一。
反酸田是分布于华南沿海地区主要的中低产水稻土类型之一,在我国分布面积约有63397公顷。反酸田是发育于富含黄铁矿等还原性硫化物矿物的成土母质,反酸田的酸含量非常高,其土壤pH值在3.0左右,强酸环境导致土壤中铝、锰、铜、砷等有毒金属离子的移动性增强,而磷、钾等营养元素被吸持固定,其生物有效性降低,严重危害水稻生长。也就是说,反酸田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酸性很强pH值偏低,土壤中富含铁、铝、锰等毒害元素,磷含量极低,微生物活性低,有效养分含量低等。反酸严重的稻田,水稻移栽数小时内秧苗尾即卷曲变黑,一天后即枯萎死亡;程度较轻的,稻株矮小,叶小且呈淡红色,水稻生物体小,产量低。
反酸田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壤成土母质中富含还原性硫化物,当其接触氧气后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和次生三价铁矿物,水分状况会显著影响反酸田中的硫、铁元素地球化学转化过程。
目前,现有的反酸田的改良措施主要为:施用开沟排酸的工程改良措施,和施用石灰、碱渣、土壤调理剂等酸调节化学物质。然而,通过开沟排酸的工程改良措施会导致排水中的酸、重金属含量超过安全阈值,进一步污染周边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因反酸田酸含量非常高,且不断的形成,单纯施用石灰、碱渣、土壤调理剂等化学物质的方法成本高,并长期大量使用还会产生土壤板结的次生障碍。因此,现有的反酸田的改良方法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改良措施单一,未能有一种科学的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法,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同时缺少明确的具体标准。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酸田的改良方法,该方法采用水稻生长期间反酸田全程处于淹水还原状态的模式,同时结合适时施肥补充有机质的措施,促进硫酸盐的还原反应,提高土壤pH值,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根系生长和水稻分蘖,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便于管理,易于实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酸田的改良方法,包括反酸田的水分管理和反酸田的有机改良;
所述反酸田的水分管理,采用水稻生长全程反酸田均处于淹水还原状态的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水稻移栽前对反酸田淹水处理,移栽后浅水养苗;
水稻分蘖期淹水灌溉,分蘖期后采用间歇灌溉方式,交替进行淹水和控水,直至水稻收获;
所述反酸田的有机改良,采用适时补充有机质的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增施有机肥:将有机肥施撒于土表;
秸秆还田:采用收割机收获水稻,脱粒后的秸秆全量粉碎撒于土表;
冬种绿肥:在晚稻收割前播撒紫云英绿肥种子,在早稻移栽前将种植的紫云英直接翻耕还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2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水田拖拉机
- 下一篇:一种盐碱地植物种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