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CuCGA器件的植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2107.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智力;刘鑫;白宇慧;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1/60 | 分类号: | H01L21/6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cucga 器件 方法 | ||
1.一种用于CuCGA器件的植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阵列排布的焊盘上印刷焊锡膏;
步骤2、通过回流焊实现阵列排布的焊盘上的植球;
步骤3、单个铜柱的植柱:
事先准备端头涂覆有助焊剂的铜柱;将铜柱代替钻头装夹于微型高精度钻床的夹头中,控制待植柱焊盘所在的基板运动,使铜柱位于待植柱焊盘上方并与焊盘中心对中后,利用钻床带动铜柱旋转同时向焊盘上的焊球运动,随后铜柱端部下压并钻入焊球内预定深度S后,停止铜柱的运动,随后铜柱保持静止直至焊球冷却;铜柱镶嵌到钎料焊球当中;
打开并提起钻床夹头,使铜柱留在焊盘上的钎料焊球中,完成单个铜柱的植柱过程;
所述铜柱端部钻入焊球的过程伴随发生铜柱与焊球之间通过挤压镶嵌形成连接的过程和局部界面通过高温扩散形成连接的过程;
步骤4、阵列铜柱的植柱:
重复上述步骤3的过程,逐个实现每个阵列排布焊盘上的铜柱的植柱过程,并保证植柱参数相同以使植柱后阵列铜柱露出端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uCGA器件的植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排布的焊盘为印刷电路板上阵列排布的焊盘或芯片载体基板上阵列排布的焊盘;所述植柱方法适用于二级封装中印刷电路板上阵列排布的焊盘或芯片载体基板上阵列排布的焊盘上的植柱,也适用于一级封装中芯片载体基板上阵列排布的焊盘上的植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CuCGA器件的植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植球过程中形成的焊球高度h大于等于焊盘直径D的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CuCGA器件的植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回流焊植球过程在高于焊锡膏中钎料熔点20℃~4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回流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CuCGA器件的植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铜柱是植柱前依据标准制备的统一规格尺寸的铜柱,且铜柱直径d不超过焊盘直径D的1/3,且铜柱的长径比范围为6~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CuCGA器件的植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铜柱代替钻头装夹于微型高精度钻床的夹头中,铜柱露出装夹夹头的长度范围为焊球高度h的1.5~2.0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CuCGA器件的植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焊锡膏中的钎料种类为SnCu系、SnAg系、SnAgCu系、SnBi系、SnZn系、SnSb系、SnIn系软钎料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CuCGA器件的植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利用钻床带动铜柱旋转的旋转速度范围为1000转/分钟~2500转/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CuCGA器件的植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下压钻入焊球内预定深度为S,h为焊球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21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