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泵及其液压系统、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11464.0 | 申请日: | 2017-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徐晓青;何日鹏;李锐;胡世奇;唐丹青;刘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拓沃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李西宝 |
| 地址: | 41015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泵 及其 液压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及其液压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输送泵,又名混凝土泵,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主要应用于房建、桥梁及隧道施工。目前主要分为闸板阀混凝土输送泵和S阀混凝土输送泵。再一种就是将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和屈折的臂架杆,而组成的泵车。
混凝土泵的主油缸用于推动输送缸中的混凝土,摆动油缸用于使混凝土料斗中的S阀或C阀换向。主油缸中液压油的压力大小取决于泵送混凝土的类型和泵送高度,主油缸泵送液压系统消耗大部分功率。
现有泵送液压系统绝大部分为双油缸活塞式摆阀泵送液压系统,是由左右两个主油缸交替往复推料泵送混凝土,其中左右主油缸交替间隙,摆动油缸使摆阀进行切换动作。
CN103195696A于2013年7月10日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混凝土泵送系统及其控制装置、控制方法。混凝土泵送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量泵以及液压执行元件,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变量泵运行以提供液压油至所述液压执行元件,从而驱动所述液压执行元件进行混凝土泵送,该方法包括:接收换向信号;在接收所述换向信号之后,确定当前阶段,该当前阶段为泵送周期所包含的多个阶段之一;以及根据当前阶段,调节输入至所述变量泵的排量电流,以使得所述变量泵的输出功率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的吸收功率相匹配。该装置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换向信号;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换向信号之后,确定当前阶段,该当前阶段为泵送周期所包含的多个阶段之一;以及根据当前阶段,调节输入至所述变量泵的排量电流,以使得所述变量泵的输出功率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的吸收功率相匹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泵送周期特殊的规律性,分阶段改变变量泵的排量电流,使得所述变量泵的输出功率与所述液压执行元件的吸收功率相匹配,以满足功率匹配控制或平稳泵送控制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送系统的液控系统相对复杂,且主油缸活塞的推力不能根据输送的阻力自动调整,致使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堵管的频率更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切换两主油缸进油方向,提供不同的泵送压力,降低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堵管故障发生率,满足混凝土泵在不同工况下作业要求的混凝土泵及其液压系统、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的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泵;与所述液压油泵出口连通的溢流阀;压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泵出口连通、回油口与回油箱连通的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换向阀两工作油口连通的四位四通液控换向阀;与所述四位四通液控换向阀连通的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第一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泵出口连通、另一进油口与蓄能器连通的梭阀;进油口与所述梭阀的工作油口连通,两工作油口与所述四位四通液控换向阀的控制油口连通的电磁换向阀;检测所述液压油泵出口油压、发出的电信号控制所述电磁换向阀换向的压力继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的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泵;与所述液压油泵出口连通的溢流阀;压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泵出口连通、回油口与回油箱连通的第一换向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两工作油口分别与第一主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的第一液控换向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回油口连通,两工作油口分别与第二主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的第二液控换向阀;第一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泵出口连通、另一进油口与蓄能器连通的梭阀;进油口与所述梭阀的工作油口连通,第一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通,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第二控制油口和第二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通的电磁换向阀;检测所述液压油泵出口油压、发出的电信号控制所述电磁换向阀换向的压力继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具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泵的液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拓沃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拓沃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1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