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油菜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10675.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市清清蔬果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菜 提取 花青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青素分离纯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水为溶剂的从油菜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源花青素是重要天然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糕点、酒类及休闲食品等行业,而且也可用于医疗保健品及儿童食品等特殊食品的生产。天然植物花青素的研究与开发方兴未艾,其中天然花青素功能成分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已成为功能食品研究重要领域。
油菜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又名卷心菜、包菜等,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油菜作为一种食用性蔬菜,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种植历史,大部分省区均有栽培,产量仅次于白包菜。由于油菜具有耐寒,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花青素含量高等优点,因此,以油菜为原料分离、纯化花青素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从化学结构上讲,油菜花青素属于花色苷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功能。科学研究发现,花色苷类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改善视力、抑制肿瘤等功能。油菜花青素易溶于水,安全无毒,是一种新型天然花青素,可以作为重要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开发。然而,目前国内外油菜花青素仅限于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花青素的纯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获得高纯度油菜花青素的从油菜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1)将成熟油菜经清洗泥沙、去除根部、去除病虫害及残次包叶后切碎,将切碎的油菜与水按1∶5的质量比混合并置于打浆机中打成浆液,浆液用震动筛粗滤并收集滤液,调节滤液的pH值为3.0-4.5;
2)按100g油菜∶0.002-0.003ml的比例向滤液中加入复合果胶酶进行酶解澄清,将酶解澄清后的滤液以4000转/分离心20分钟,离心后所得上清液即花青素清液;
3)将花青素清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花青素吸附,吸附完成后用乙醇溶液解吸花青素得洗脱液,将洗脱液真空浓缩并回收乙醇,浓缩后的洗脱液经冷冻干燥即制得高纯度油菜花青素。
所说的步骤1)调节滤液的pH值采用的是6mol/L的HCl。
所说的步骤2)的酶解温度为45-50℃,酶解时间为60分钟。
所说的步骤3)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型号为LSA-21,花青素清液上柱流速为1.0倍柱体积/小时,上柱温度为20-50℃。
所说的步骤3)的吸附完成后用体积浓度为85%的乙醇进行解吸,且乙醇溶液上柱流速为1.5倍柱体积/小时,解吸温度为20℃。
所说的步骤3)的真空浓缩的压力为0.090-0.095MPa,温度为40-45℃,冷冻温度为-40℃-50℃,压力为20-40Pa,加热板温度:65-110℃,冻干时间为16-22小时。
本发明所提取的油菜花青素不仅纯度高、色价高,色值稳定,同时提高了油菜花青素的生物活性,采用本发明油菜纯度达90%以上,且与乙醇有机溶剂提取的花青素相比,色价提高12.6倍。
样品色价测定:
称取0.1000g花青素粉末,以pH3.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溶解,稀释定容至100mL,测定吸光度A530值,按下式计算色价。
E1cm1%=ACL]]>
A--530nm处吸光度值;
C-花青素溶液质量百分数(%);
L-比色皿厚度(lc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将成熟油菜经清洗泥沙、去除根部、去除病虫害及残次包叶后切碎,将切碎的油菜与水按1∶5的质量比混合并置于打浆机中打成浆液,浆液用震动筛粗滤并收集滤液,采用6mol/L的HCl调节滤液的pH值为3.0;
2)在50℃下按100g油菜∶0.002ml的比例向滤液中加入复合果胶酶在45℃酶解60分钟并澄清,将酶解澄清后的滤液以4000转/分离心20分钟,离心后所得上清液即花青素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市清清蔬果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未经启东市清清蔬果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0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