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程序日志采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0582.X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9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1 | 分类号: | G06F16/951;G06F16/9535;G06F16/953 |
代理公司: | 11413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程序 日志 采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日志采集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弹性计算节点,弹性计算节点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计算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按预设周期,扫描第一弹性计算节点上的日志根目录;根据预设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弹性计算节点上的日志根目录下的子目录中是否存在与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相匹配的子目录;当所述日志根目录下的子目录中存在与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相匹配的子目录时,采集所述子目录下的日志文件;从而当待采集的日志文件对应的应用程序在任何一个第一弹性计算节点上被创建时,都可以自动的进行日志文件的采集,从而提高了日志文件的采集效率,不需要人工进行查询,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程序日志采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数据分析模式。在云计算中,各种业务被分配在不同的容器中,并且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服务器中运行,其中弹性计算作为云计算服务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类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弹性计算中可以将应用程序配置在一个个独立的容器中,容器是指能够将应用程序等,放置在其上面的控件。在弹性计算中,根据应用的业务需求,可以随时创建容器、销毁容器,而无需提前采购投入,它是一种比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服务器管理更简单高效的云计算服务。
弹性计算系统中,通常包含多个弹性计算节点,而每个容器都会被分配在一个弹性计算节点上,其中,一个弹性计算节点表示一台物理服务器。此外,在弹性计算系统中,一个容器只能对应一个应用程序,而一个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多个容器中,这些容器可能被分配在同一个弹性计算节点上,也可能被分配在不同的弹性计算节点上,具体地,每个容器被分配到哪个节点上是由弹性计算调度决定。每一个应用程序在容器中运行时都会产生相应的日志文件,在应用运行过程中需要及时采集所产生的日志文件。
由于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放置在多个容器中,这些容器可能被分配在同一个弹性计算节点上,也可能被分配在不同的弹性计算节点上,所以对于应用程序的日志文件的采集就会变得十分困难,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查询的方式,确定应用程序所在的容器,以及容器所在的节点,然后再进行日志文件的采集,这种方式效率很低,并且应用程序所在的容器被创建或销毁时,都需要重新进行人工查询,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程序日志采集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日志文件的采集效率,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日志采集方法,应用于弹性计算节点,所述弹性计算节点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计算节点,包括:
按预设周期,扫描第一弹性计算节点上的日志根目录,所述日志根目录为第一弹性计算节点上的根目录位置,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弹性计算节点上的不同应用程序所产生的日志文件;
根据预设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弹性计算节点上的日志根目录下的子目录中是否存在与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相匹配的子目录,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用于从日志文件中识别待采集的日志文件;
当所述日志根目录下的子目录中存在与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相匹配的子目录时,采集所述子目录下的日志文件。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配置信息包括待采集的日志文件的标识信息,
相应的,所述根据预设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弹性计算节点上的日志根目录下的子目录中是否存在与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相匹配的子目录,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配置信息中的所述待采集的日志文件的标识信息,判断所述子目录是否为所述待采集日志文件对应的应用程序所对应的子目录;
当所述子目录为所述待采集日志文件对应的应用程序所对应的子目录时,则所述第一弹性计算节点上的日志根目录下的子目录中存在与所述预设配置信息相匹配的子目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0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