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沥青与集料间交互作用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209779.1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0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鹏;葛敬勇;朱存贞;李雪倩;裴建中;屈甜;谭好奇;郭栋;刘卧龙;胡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G01N33/4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沥青 集料 交互作用 试验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沥青与集料间交互作用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控制箱、升降支架、动力装置、保温箱、试模、转子以及用于检测动力装置输出轴扭矩的扭矩传感器;升降支架竖立固定于控制箱上,动力装置与升降支架的侧面相连接,保温箱设置于控制箱上,试模位于保温箱内,试模为圆筒形结构,待测沥青填充于试模内,转子位于试模内,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转子相连接,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控制箱的外壁上设有触屏显示器,控制器与扭矩传感器的输出端及触屏显示器相连接,该装置及方法能够检测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系数及交互因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与集料性能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测试沥青与集料间交互作用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沥青路面结构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广泛使用,其耐久性和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研究表明,沥青路面的破坏现象与沥青和集料之间的黏附系数有很大的关系。沥青-集料之间的交互因子是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稳定性、水稳性以及抗疲劳性等基本的路用性能,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测试沥青与集料之间黏附系数及交互因子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测试沥青与集料间交互作用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能够检测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系数及交互因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测试沥青与集料间交互作用的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箱、升降支架、动力装置、保温箱、试模、转子以及用于检测动力装置输出轴扭矩的扭矩传感器;
升降支架竖立固定于控制箱上,动力装置与升降支架的侧面相连接,保温箱设置于控制箱上,试模位于保温箱内,试模为圆筒形结构,待测沥青填充于试模内,转子位于试模内,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转子相连接,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控制箱的外壁上设有触屏显示器,控制器与扭矩传感器的输出端及触屏显示器相连接。
动力装置通过定位器与升降支架的侧面相连接。
控制箱的底部设有调平支座。
控制箱上设有水平气泡。
动力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挂钩与转子相连接。
控制箱上设有电源开关。
本发明所述的测试沥青与集料间交互作用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标准试模及标准转子,并通过待测集料加工制作待测试模及待测转子;先将标准试模及标准转子作为试验对象,将待测沥青加入到标准试模中,再通过保温箱控制标准试模内待测沥青的温度,动力装置带动标准转子在待测沥青中进行转动t1时间,再通过扭矩传感器检测动力装置输出轴的扭矩信息M标准,然后根据动力装置输出轴的扭矩信息M标准计算标准转子与待测沥青之间的剪切应力τa;
将标准转子及标准试模更换为待测转子及待测试模,再通过保温箱控制待测试模内待测沥青的温度,动力装置带动待测转子在待测沥青中进行转动,通过扭矩传感器检测动力装置初始工作时动力装置输出轴的扭矩信息M1;再通过扭矩传感器检测动力装置工作t1时间时动力装置输出轴的扭矩信息M2;然后再通过扭矩传感器检测动力装置工作预设工作时间t2时动力装置输出轴的扭矩信息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9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