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9519.4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柱;边德军;王帆;艾胜书;田曦;许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连续 进水 循环 反应器 处理 城市 污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依次设置的城市生活污水水箱、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和竖流式沉淀池,城市生活污水水箱顶部出水口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一侧顶部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通,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泵,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另一侧底部的出水口与竖流式沉淀池顶部的进水口连通,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内底部一侧设置有一排曝气管。本发明反应器增大了污水中有机物及氮的传质速率,并能够不断的补充碳源,以保证反硝化的正常进行,相对传统曝气池提高脱氮率30%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的城市污水处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针对污水中氮磷含量高,污水处理厂多数采用A2/O工艺,其核心是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占地面积较大。其中厌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都需要搅拌器搅拌,进行泥水混合,以更好的脱氮除磷;好氧反应池需要大量的曝气,以供好氧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因此上面的三个单元均导致了大量电能的消耗。据统计,污水厂中核心生化处理单元耗电量占整个工艺的50%-70%,主要集中在鼓风机、搅拌器和内外回流泵上,此处的内外回流泵作用是回流硝化液和污泥。
传统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城市污水从原水水箱1通过恒流泵2.1把污水稳定送入传统反应器1中,其外连接空气压缩机2.3,转子流量计2.4;曝气池2出水依靠高度差进入竖流式沉淀池3,沉淀后出水经溢流堰3.1流出,沉淀池3内设有排泥口3.2,污泥经回流泵3.3回流至曝气池2曝气管2.2附近。
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是关键的环节,曝气能耗约占总能耗的55.6%。曝气的目的是使曝气池中溶解氧、有机物及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充分混合接触,从而加速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传统曝气方式多采用水平布置,曝气器分散在曝气池底部,气泡由曝气器出口开始上升,上升高度即为曝气器与水面的距离。由于曝气器布置位置限制,曝气出口与曝气池底部有15-20cm的距离,水流无法影响到曝气池底部,因此造成曝气池底部积泥,氨氮去除率低,且造成曝气能耗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曝气池底部积泥、曝气池曝气能耗高、下部进水消耗电能、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城市生活污水水箱、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和竖流式沉淀池,所述城市生活污水水箱内部中心设置有预曝气装置,所述城市生活污水水箱顶部出水口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一侧顶部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泵,所述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另一侧底部的出水口与竖流式沉淀池顶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内底部一侧设置有一排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设置在出水口相对的另一侧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的内壁上,所述曝气管外延至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外部且通过气体流量计与空气泵连接,所述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内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倒L状的第三级导流板、水平的第二级导流板和水平的第一级导流板,所述第三级导流板两端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三级导流板28竖板位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的进水口一侧且尾端朝向竖板位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底部,所述第三级导流板横板尾端位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的出水口一侧,所述第二级导流板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进水口一侧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二级导流板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出水口一侧的内壁接合,所述第一级导流板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进水口一侧的内壁接合,所述第一级导流板与逆气流连续进水三循环曝气池出水口一侧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9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