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9104.7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3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里;刘英伟;梁绍栋;孟祥慧;初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1/216;A61K31/167;A61K31/277;A61P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15701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小儿 疝气 药物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对羟基苯乙腈、原花青素、绿原酸、局部麻醉剂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通过局部涂抹或疝囊内部注射方式施用后可刺激疝环的非细菌性的炎性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诱导疝环周围组织的纤维化,促进组织修复,使疝环逐渐缩小,直至闭合。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局部使用,安全有效,无需手术,可避免手术所带来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小儿疝气为小儿常见病之一,主要包括腹股沟斜疝、脐疝等,疝气的形成与正常组织强度弱、腹内压力增高等因素有有关,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逐渐增大,可造成肠坏死等,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小儿疝气的形成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性因素主要为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后天性缺陷包括后天营养不良,小孩突发性的大哭导致腹腔压力突然增大,腹腔内容物突破薄弱环节向外突出而形成各种类型的疝,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患儿年龄在一岁之内时,疝气还有自愈的可能,当患儿年龄超过一岁时一般很难自愈,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疝气的方法主要包括:
手术疗法:其为通过手术方法,在患儿全身麻醉后,高位结扎疝囊,阻止疝内容物脱出,加强精索前壁或后壁的修补,增强腹壁张力及强度。手术治疗目前为治疗小儿疝气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也存在诸多弊端:(1)手术造成伤口及后期可能存在的伤口感染给患儿带来很大的痛苦;(2)存在反复的可能;(3)需要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存在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
疝气带:该方法对新生婴儿有一定的疗效,但对1岁以上的患儿疗效很差,对2岁以上患儿几乎无效。
药物治疗:目前针对小儿疝气的药物治疗多采取防风、麻黄、山楂、当归等药物组方,治疗效果差。目前也存在通过局部注射硬化剂的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方法,治疗效果也不理想,且副作用多。
为了克服现有小儿疝气治疗方法的各种弊端,本发明致力于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对羟基苯乙腈、原花青素、绿原酸、局部麻醉剂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优选的,所述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中对羟基苯乙腈、原花青素、绿原酸、局部麻醉剂的重量比为1-5:5-10:1-5:0.5-2,优选的为2-3:6-8:1-2:0.5-1,更优选的为3:8:1:0.5。
优选的,所述局部麻醉剂选自: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更优选的为利多卡因。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对羟基苯乙腈3份、原花青素8份、绿原酸1份、利多卡因0.5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适于局部使用或疝囊内注射使用,适宜的局部制剂包括软膏剂、喷雾剂等,优选的为软膏剂,适于的注射制剂为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本发明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使用本领域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备成相应的剂型
优选的,本发明的局部制剂中还包含促渗剂,更优选的,所述促渗剂为尿素。
本发明所述治疗小儿疝气的药物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对羟基苯乙腈、原花青素、绿原酸和局部麻醉剂的含量可以为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1-90%,优选的为5-30%,更优选的为10-20%,最优选的为15%。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对羟基苯乙腈、原花青素、绿原酸与局部麻醉剂的组合在制备治疗小儿疝气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优选的,所述局部麻醉剂选自: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更优选的为利多卡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医学院,未经牡丹江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9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