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8737.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表面修饰与改性,具体是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其他传统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工作电压适中、热稳定性好、尤其是磷酸铁锂材料具有循环性能好和安全性能高这两大显著特点,因此成为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首选的正极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但是,磷酸铁锂材料仍然存在着电子电导率和离子迁移率较低、高温循环容量衰减、低温性能差、物理加工性能差等问题,
因此,磷酸铁锂材料的改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磷酸铁分散于特制分散剂中,得到磷酸铁的分散液A;
(2)将碳酸锂和氯化镁掺杂剂分散于特制分散剂中,得到锂源-镁源掺杂剂分散液B;
(3)将磷酸铁的分散液A缓缓加入锂源-镁源掺杂剂分散液B中,反应制得磷酸铁锂材料粗料;
(4)将磷酸铁锂材料粗料与碳源葡萄糖在分散介质乙醇中研磨混合均匀,在88℃条件下干燥,在氮气体保护气氛下,于788-778℃温度下烧结12-24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表面具有均匀碳包覆的粒径颗粒较小的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1)和步骤(2)的特制分散剂包含醇类和界面改性剂;其中醇类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界面改性剂为非离子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
优选的,所述特制分散剂醇类与界面改性剂的重量比为188:8.7-7。
优选的,所述锂源、镁源掺杂剂、磷酸铁的用量使Li:Mg:Fe:P的摩尔比为(1-X):X:1:1,8.882≤X≤8.887。
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反应条件为:控制A液的流速为78-188ml/min,在密闭的反应釜中进行,温度为178-278℃,保温6-12h。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碳源占磷酸铁锂材料粗料重量的1-18%,分散介质乙醇与磷酸铁锂材料粗料的重量比为1:1,研磨时间为6-12h,干燥时间为6-12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磷酸铁为原料,减少采用铁源、磷源合成磷酸铁过程中杂质相的生成;
2、本发明将磷酸铁和锂源-镁源掺杂源分别预分散,有利于反应完全,并使材料颗粒粒径均匀有序;
3、磷酸铁锂锂位掺杂镁,使材料产生良好的空穴导电能力,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和离子扩散速率,有利于改善材料的电性能;
4、本发明采用非原位碳包覆,有利于磷酸铁锂材料的生成,同时,烧结过程中进行碳包覆,限制磷酸铁锂材料在长时间的高温烧结过程中晶体颗粒的增长,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和离子扩散速率。
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表面具有均匀碳包覆的粒径颗粒较小的改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较好的倍率充放电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制备磷酸铁的分散液:将17gAEO-9在搅拌下溶于1L乙醇中,然后加入1mol磷酸铁,高速剪切分散1h,得到磷酸铁的分散液,记为A;
(2)制备锂源-镁源掺杂剂分散液:将17g AEO-9在搅拌下溶于1L乙醇中,然后加入8.4977mol碳酸锂,高速剪切分散28min,然后加入8.887mol氯化镁,继续搅拌48min,得到锂源-镁源掺杂剂分散液,记为B;
(3)将B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然后将A液缓缓的加入到B液中,控制A液的流速为88ml/min,待A液加完后,密闭反应釜,在CO气氛条件下,升温至178℃,反应18h,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冷却,打开反应釜,放出悬浮物,抽滤,得到固体沉淀物,然后将此沉淀物用乙醇洗涤三次,在188℃下烘干,得到磷酸铁锂材料粗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