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积可调式定量量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8247.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9/00 | 分类号: | G01F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242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调式 定量 量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焦研磨试验称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体积可调式定量量杯。
背景技术
依据GB 474-2008《煤样的制备方法》、GB/T 1977-2008《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等标准要求:煤、焦样品对干试样要全部进入研磨试验,在研磨试验前均通过混匀和缩分的方法进行等分出一定质量的样品,在等分前需使用专用破碎机对煤、焦样品进行破碎,筛选出粒径符合规定要求的样品后进行混匀缩分,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得到制样需要的样品质量,但是在上述不断缩分过程中会造成质量的损失,从而使试验产生误差。
目前,此类大多数试验在通过混匀样品后,根据煤、焦实验样品的重量要求,通过实验计算出设备研磨过程的样品磨损量、样品水分蒸发量等数值,倒推计算出研磨入钵前的所需重量,均采用电子天平称量的方式对样品重量进行控制,可以保证样品重量的精确,当试验要求样品数量多时,采用该种方式,将会浪费大量时间称取样品,降低了试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可调式定量量杯,解决了现有技术称量样品误差大,工序繁琐,不能简单定量称取样品,试验时间长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积可调式定量量杯,包括杯体,杯体开口端设置有螺栓,杯体底部与弹簧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与垫片相连,垫片外部设置有缺口,缺口中设置有形状为L形的固定杆,固定杆靠近杯体一侧设置有凹槽。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固定杆的高度高于杯体的高度。
固定杆的数量与缺口的数量保持一致。
螺栓的数量与固定杆的数量保持一致。
缺口的数量为4个。
螺栓长度大于杯体的厚度。
螺栓穿过杯体与凹槽卡接。
弹簧与杯体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弹簧与垫片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
弹簧的个数为2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体积可调式定量量杯,通过在杯体底部设置弹簧,弹簧上设置垫片,杯体中设置有带凹槽的L形固定杆及用于固定L形固定杆的螺栓,降低了定量样品多次称量的繁琐过程,同时,该量杯结构简单,体积可根据样品质量进行调整,只需将定质量样品倒入该量杯后,固定量杯的体积,便可直接通过量杯操作称取样品质量,避免了重复天平称取样品的繁琐,并且称取样品质量误差小,从而缩短了试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体积可调式定量量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体积可调式定量量杯的俯视图。
图中,1.杯体,2.固定杆,3.垫片,4.弹簧,5.螺栓,6.凹槽,7.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体积可调式定量量杯,如图1、图2所示,包括杯体1,杯体1开口端设置有螺栓5,杯体1底部与弹簧4一端相连,弹簧4另一端与垫片3相连,垫片3外部设置有缺口7,缺口7中设置有形状为L形的固定杆2,固定杆2靠近杯体1一侧设置有凹槽6。
固定杆2的高度高于杯体1的高度。
固定杆2的数量与缺口7的数量保持一致。
螺栓5的数量与固定杆2的数量保持一致。
缺口7的数量为4个。
螺栓5长度大于杯体1的厚度。
螺栓5穿过杯体1与凹槽6卡接。
弹簧4与杯体1,弹簧4与垫片3的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
弹簧4的个数为2个,起到平衡支撑垫片3的作用,并且在样品倒入量杯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不会造成急速下降,容易控制量杯的体积。
使用前,将螺栓5的末端旋进杯体1中,保证固定杆2自由上下活动,使用时,将在天平上称取的精确质量的样品倒入量杯中,垫片3在弹簧4的作用下缓慢下移,轻轻晃动量杯,使样品上表面平整,提起L形固定杆2,固定杆2的底端将垫片3托起,使垫片3的高度保持在样品上表面与杯体1顶端平齐处,此时,将螺栓5末端旋进L形固定杆2上的凹槽中,从而固定住固定杆2,确定了该质量样品的体积,此后,只需将样品倒入量杯中,弃去超过量杯上端高度的样品,即可得到该质量的样品,使用方便,容易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称量不同质量的样品只需调节量杯顶端至垫片之间的体积即可。
使用后,将样品倒出,弹簧自动恢复原有高度,以便下次称量,所有部件均可拆卸,清理量杯方便,部件更换也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