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8100.7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冈功;新谷贵范;辰川昌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15/20 | 分类号: | G01R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检测器 | ||
提供一种在抑制占有体积的同时确保端子连接部的机械强度的端子台一体型电流检测器。电流检测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流检测部,其在内部包含芯,具有贯通所述芯的贯通孔;端子台部,其具有端子连接部,该端子台部沿与所述贯通孔的轴正交的方向配置,且与所述电流检测部一体成型;以及导体棒,其一端贯通所述贯通孔,另一端与所述端子连接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端子台一体化而成的电流检测器的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电力变换装置中的电流检测器和端子台的典型结构。在专利文献1的电力变换装置中,逆变器部、电流检测器以及输出端子台以按此顺序排列的方式安装在散热器的基部上表面。电流检测器被安装成使芯的轴向与基部上表面平行的朝向,逆变器部的输出端子沿着与基部上表面平行的方向延伸,并穿过电流检测器后与输出端子台连接。专利文献1涉及的是使主电路电容器与逆变器部之间的连接距离变短的技术,因此对于从逆变器部经由电流检测器来与输出端子台连接的部分,没有在小型化方面下功夫。
与此相对,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结构:在电力变换装置中,对电力变换部的电力母线延伸设置方向进行小型化。在该电力变换装置中,电流检测器沿电力变换部的电力母线延伸设置方向配置,但是端子台在垂直于电力母线延伸设置方向的方向上与电流检测器并排配置。而且,端子台固定于电力变换装置的机壳,电流检测器通过大致呈“コ”字状的端子侧输出母线被固定于端子台。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兼作电力变换装置的端子台的电流检测器。在该电流检测器中,利用树脂将压接连接有螺栓的母线与芯、磁通密度检测元件、电路基板一起模制。
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典型结构中,除了存在电力变换装置在电流检测器与端子台所排列的方向上大这样的问题以外,还存在电流检测器的高度突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在专利文献1的电力变换装置中,能够看出电流检测器相对于逆变器部、输出端子台突出的情形。这是由于,通常来说,电流检测器在芯的径向上比在芯的轴向上大,将电流检测器安装成使其径向成为高度方向的朝向。
专利文献2解决了电力变换装置在电流检测器与端子台所排列的方向上大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电流检测器的高度的问题,而且,由于将端子台配置在电流检测器之上,因此该部分反而使高度增加。专利文献2的构造还将多个电流检测器分别利用母线固定于一个端子台,因此组装工序复杂,而且在构造上脆弱。
专利文献3通过使电流检测器兼作端子台来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和电力变换装置的小型化,但是仍然没有解决电流检测器的高度的问题。另外,在兼作端子台的部分的树脂形状方面没有特别下功夫,在机械强度上留有问题。并且,作为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共同的问题,存在以下问题:端子台的端子连接面被定为一个,因此若想要变更端子的连接方向则需要大幅的设计变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75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4853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946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电流检测器和端子台的占有体积的同时确保端子连接部的机械强度的端子台一体型电流检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流检测器具备:电流检测部,其在内部包含由磁性体形成的芯,具有贯通所述芯的贯通孔;端子台部,其具有端子连接部,该端子台部沿与所述贯通孔的轴正交的方向配置,且与所述电流检测部一体成型;以及导体棒,其一端贯通所述贯通孔,另一端与所述端子连接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流检测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8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分析仪及方法
- 下一篇:超声波测距装置和方法及相关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