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漆包绞合线制备工艺、漆包绞合线及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7637.1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0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正欣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16;H01B7/0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绞合线 制备 工艺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组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漆包绞合线制备工艺、应用该制备工艺制得的漆包绞合线、及应用该漆包绞合线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元器件的功率增加,大电流电器的设计越来越多。现有的变压器上的绕组加工工序中,通常是将漆包绞合线绕制于磁芯后,再进行浸渍和烘烤工序。但这样的制备工序,通常需在两组绕制的漆包绞合线之间设置胶带进行绝缘,胶带的存在阻碍了浸渍绝缘漆,导致产品出现较高的不良率;同时,绕制的漆包绞合线需要进行抽真空才能达到浸渍充分,该过程时限很长,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包绞合线制备工艺,旨在得到一种生产效率高且产品良品率高的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漆包绞合线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步骤:
提供多股漆包线;
对每股漆包线进行涂漆处理;
对经涂漆处理后的各个漆包线进行初步烘烤处理;
对经初步烘烤处理后的多股漆包线进行绞制处理;
对经绞制处理后的多股漆包线进行第二次烘烤处理,形成漆包绞合线。
可选地,所述对每股漆包线进行涂漆处理为立式涂漆,所述立式涂漆为将多股漆包线经压棒固定从漆槽内的绝缘漆液面下浸渍后,再经导辊牵引竖直向上穿出。
可选地,所述对每股漆包线进行涂漆处理步骤之后,对经涂漆处理后的各个漆包线进行初步烘烤处理前,还包括步骤:将每股漆包线穿过一对相对设置的毛毡组成的通道。
可选地,所述初步烘烤处理为:将每股漆包线悬空通过一温度范围为95-105℃的烤箱。
可选地,所述烤箱长度设置为1.5±0.3m,每股漆包线经过烤箱的速度为0.5±0.1m/s。
可选地,所述初步烘烤处理过程中于烤箱中设置感应器对温度数据进行记录。
可选地,所述绞制处理中的漆包线数量大于等于80股。
可选地,所述第二次烘烤处理是在绞线机内对漆包线施加热风加热,所述热风是由电阻丝对压缩空气进行加热形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漆包绞合线,该漆包绞合线由上述的漆包绞合线制备工艺制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变压器,包括磁芯、套于磁芯的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分别位于所述磁芯相对的两侧,所述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均由如上述的漆包绞合线绕制而成。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该漆包绞合线制备工艺将进行绕组后的浸渍绝缘漆与烘烤工序提前,在制备漆包绞合线时就进行浸渍绝缘漆,无需进行抽真空处理,就可以使得该浸渍较为充分,便于检测,且保证漆包线的漆面平整,提高产品的良率,并能大大节约生产时间,提高效率。同时,先对浸渍后的漆包线进行初步烘烤,部分固化表面绝缘漆进行后序的绞制处理,绞制后再经过第二次的烘烤实现绝缘漆的全部固化,可以防止绝缘漆崩裂,也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股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漆包绞合线制备工艺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漆包绞合线制备工艺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正欣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正欣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7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