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钛白废硫酸中离心萃取回收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7459.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西;朱文彬;郑娇玲;黄雪琛;高丽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28;C22B34/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白 硫酸 离心 萃取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钛白废硫酸中离心萃取回收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伯胺离心萃取废硫酸中的钛,以萃取剂与硫酸法生产钛白粉产生的废硫酸进行离心萃取反应;2)稀硫酸单级洗涤富钛有机相,将步骤1)萃取所得富钛有机相在带有搅拌设备的容器中单级洗涤,洗涤液为质量浓度5~10%的稀硫酸,单级洗涤后静止分相;3)富钛有机相离心反萃,将步骤2)所得洗涤后富钛有机相与浓度为0.5~1mol/L的碱液混合,进行离心反萃,富钛有机相经反萃得到含钛溶液和空白有机相。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不需协同萃取剂,成本较低,并增加富钛有机相的单级洗涤工序,可降低富钛有机相中的铁含量,富钛有机相采用碱液离心反萃,反萃时间短,反萃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伯胺离心萃取从硫酸法生产钛白粉产生的废酸中回收钛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在涂料、塑料、造纸、化纤、橡胶、电子工业、化妆品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氧化钛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由于硫酸法工艺简单可靠,对原料要求不严格,我国目前95%钛白是采用硫酸法生产的。虽然硫酸法工艺简单可靠,但三废量大,生产1t二氧化钛,其副产可达8~10t浓度为17~22%的水解硫酸,废酸中还包含5~10g/L的可溶钛(以TiO2计),治理费用高难以利用。工业上处理上述废硫酸方法有化学沉淀、离子交换法、萃取法等。目前绝大部分厂家采用石灰中和后排放,产生大量的废渣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浪费宝贵的硫酸和钛资源。如何有效的将钛从废酸中分离并回收,专利CN103773962A公开使用伯胺LK-N21萃取回收氯化钛白粉副产废盐酸中的钛,使用箱式萃取槽,萃取设备占地面积大,萃取时间长,有机消耗量大,反萃使用硫酸和双氧水,成本高。相关萃取回收钛的文献报道较多,如采用酸性磷型萃取剂(如D2EHPA、EHEHPA、HBT-MPP)、中性磷型萃取剂(如TOPO、Cyanex923)等。但酸性型萃取剂对钛萃取率较低,仅在40~60%,且钛铁分离较差。中性磷型萃取剂价格较贵,萃取时间15-20min,萃取时间长,成本高。
另外,在萃取技术领域,常用的萃取设备主要有混合澄清槽、塔式设备和离心萃取机等。混合澄清萃取槽平面展开,占地面积大,澄清室有机溶剂存量大,容易着火;塔式设备萃取级数有限,超过10级就很难应用;离心萃取是利用转鼓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场,使密度不同又互不混溶的两种液体在转鼓旋转产生的剪切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完成混合和分离,离心萃取两相物料接触时间短,相分离和传质效率高,级存留液量少,生产能力大,离心萃取现已广泛用于湿法冶金、废水处理、生物、制药、石化、化工、香料、染料、原子能等多种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钛白废硫酸中离心萃取回收钛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该方法以伯胺作萃取剂,结合离心萃取回收钛,该方法不需协同萃取剂,成本较低,并增加富钛有机相的单级洗涤工序,可降低富钛有机相中的铁含量,富钛有机相采用碱液离心反萃,反萃时间短,反萃率高;另外,萃余液(硫酸)可直接出售、用于废水处理或代替工业硫酸,离心萃取级存留液量少,节省大量的萃取剂的费用,离心萃取机立式直联电机驱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钛白废硫酸中离心萃取回收钛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伯胺离心萃取废硫酸中的钛
以萃取剂与硫酸法生产钛白粉产生的废硫酸进行离心萃取反应,所述萃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含伯胺15~40%,其余为稀释剂,萃取级数n=1~6,萃取温度为10℃~40℃,相比O:A=1:1~5,萃取时间为5~20s;
2)稀硫酸单级洗涤富钛有机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7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